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点强调了什么?(4)

去年9月刚刚启用的立德楼,被称为中国人民大学最年轻、最现代化的建筑。主打开放式交流与沉浸式教学的“智慧课堂”,颇受人大学子欢迎。

当天在课堂上负责讲解的王易教授告诉《时政新闻眼》,在这个课堂上,去中心化的空间布局调动了师生交流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你花心思在教学上,学生是能够感受到的。”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点强调了什么?

△王易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总台央视记者马超拍摄)

“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在不同场合,总书记对思政课既表示重视,又传授方法。

在人大校园的这个思政课堂上,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他希望人民大学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金课”。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点强调了什么?

△当天的思政课教学课堂。(总台央视记者王冰拍摄)

2019年3月18日,总书记曾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的命题。

这次在人民大学,他指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他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点强调了什么?

△教室门口的电子屏上,显示该教室的当周课表。(总台央视记者马超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