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提升耕地质量 端稳中国饭碗

各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提升耕地质量 端稳中国饭碗(倾听·关注粮食安全)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实施“旱改水”工程、开展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分类改造盐碱地……各地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用实际行动保证“农田就是农田”“农田必须是良田”,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守牢耕地红线、改善耕地质量是关键。各地如何做好耕地“文章”,端稳中国饭碗?请看记者调查。

守好子孙田

稳住基本盘

“以前,仁丰村的地与地之间,落差最高的地方有十几米,现在都是一马平川,变成了良田。”望着碧绿的田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木塘垸镇仁丰村党总支书记潘仁广说。

这得益于“旱改水”工程。木塘垸镇位于沅水中下游,三面环水。过去,村民种的不是水稻,这里多作旱地使用。“种棉花、种果树、种蔬菜,五花八门,有些地块甚至常年抛荒。”潘仁广解释,主要原因是这一带的土地多为低矮丘岗,旱不能灌、涝不能排,又是沙质土壤,锁水能力较弱。

为了守牢耕地红线,近年来,桃源县自然资源局通过实地勘测,决定在木塘垸镇实施“旱改水”工程。几代人种的旱地要改成水田,潘仁广起初心里有顾虑。第一批选址时,潘仁广和村民们没同意。

在隔壁几个村,“旱改水”工程开始实施。新建机耕路,方便机械作业;新建沟渠,提升排灌能力;调运土方,改善耕作层……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改造后的水田成了高标准农田,经过两年的种植,水稻产量逐年攀升。潘仁广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