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这样建(经济新方位)(2)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分析,“十四五”时期,能源消费仍将刚性增长,能源保供的压力持续存在,“下一步将坚持‘立足国内、补齐短板、多元保障、强化储备’的原则,加强能源自主供给能力建设,确保能源供需形势总体平稳有序。”

一是着力增强能源供应能力。一方面做好增量,把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好,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另一方面稳住存量,发挥好煤炭、煤电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有序释放先进煤炭产能,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支撑性、调节性的先进煤电,着力提升国内油气生产水平。

二是加快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提升能源资源配置能力,做好电网、油气管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电力和油气跨省跨区输送通道建设。建立健全煤炭储备体系,加大油气增储上产力度,重点推进地下储气库、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储气设施建设,提升能源供应能力弹性。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存量通道输电能力提升400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21万公里左右;全国集约布局的储气能力达到550亿至60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消费量的比重约13%。

三是加强能源应急安全保障能力。既要加强风险预警,建立健全煤炭、油气、电力供需预警机制,还要做好预案、加强演练,提高快速响应和能源供应快速恢复能力。

受能源资源禀赋影响,我国能源生产消费逆向分布特征明显。我国中东部地区能源消费量占全国比重超70%,生产量占比不足30%,重要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西电东送、北煤南运、西气东输”的能源流向格局。《规划》从推进西部清洁能源基地绿色高效开发、提升东部和中部地区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水平等方面对能源生产布局和输送格局作出统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