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了一个个场馆
穿梭于一个个赛场
踩点、拍摄、采访……
报道冬奥会的记者们克服严寒,起早摸黑
只为呈现无与伦比的冬奥
他们说,这是光荣使命,更是难得经历
今天,中国记协网编辑部
推出一组采访手记
一起看看冬奥记者的“传奇”故事
听听他们独特的冬奥记忆
人民日报社孙龙飞
人家说我是“冰花男孩”
2月14日晚,徐梦桃奋力一跃,为中国队夺得历史上首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牌。拼搏16年终圆梦,那晚,徐梦桃哭了,现场的不少记者也在激动欢呼过后,悄悄抹泪。
户外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温,对选手比赛和记者采访报道都是考验。为了第一时间发布运动员夺冠消息和赛后采访内容,我守候在赛道旁的混合采访区,用一只手指努力敲击手机屏幕。尽管脸颊冻得通红,睫毛和发梢都结了霜,但根本顾不上擦。
2月14日晚,徐梦桃夺冠后,人民日报社记者孙龙飞在混采区用手机发稿。
有人说我是“冰花男孩”,我说这是冰雪记者工作的常态。我和我的同事们始终奋战在冬奥报道的一线,只为全面、立体、生动地把北京冬奥盛会传到全世界。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指出:“受疫情影响,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现场观赛受到很大限制,新闻传播比往届更加重要。”我们牢记在心。
作为一名年轻记者,第一次参加冬奥会报道,还是北京冬奥会这样的主场大赛,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我个人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赛时,我的主战场在张家口赛区,见证了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勇夺2金1银,也看到了谷爱凌、苏翊鸣等“00后”小将,突破自我极限、奋勇拼搏、阳光自信的一面。在赛场,我细致观察、认真采访、仔细思考、用心书写,努力讲好各国奥运健儿激情拼搏的故事。
与此同时,在媒体融合时代,记者的比拼已经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谁的消息发得最快、切入点最准、视角最独特、点评最到位,谁就可能在重大赛事报道中出新出彩,高出一筹。这是对党报记者提出的新考验。
人民日报社记者孙龙飞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现场采访。
当比赛结束的一瞬间,我按下发送键,比赛结果会在第一时间通过人民日报各新媒体端口发向世界,传递体育健儿佳绩。随后,我还以出镜点评的形式录制视频,提供“阅读”比赛的另一种视角……此外,讲好中国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故事,也是我们报道的重点内容。
北京冬奥会结束了,我需要好好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学习提高。新的任务已经到来,3月的北京冬残奥会,我还将再次出发,努力提供优质报道。使命在肩,奋斗有我,唯有全力以赴,一起向未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娄理文
既是冬奥夜归人,又是早起占位人
历届冬奥会,花样滑冰都是关注度很高的项目之一。有着冰上梦之队之称的中国短道速滑队也凭借着历届优异战绩受到国人的热切关注。首都体育馆作为承办这两项赛事的场馆,从一开赛就聚集了各路媒体记者。
从训练到比赛,媒体大军一直浩浩荡荡驻扎在首体,为了拍摄到更好的角度,记者们需要尽早到场占位。通常需要在训练或者比赛前三小时左右就位,遇到关注度高的选手,提前占位的时间甚至达到五小时以上。在首体,媒体人的全力以赴有了看得见、摸得到的呈现。
北京冬奥会期间,在首体的比赛贯穿了整个竞赛日程。作为首体报道团队,我们有花滑和短道各一名记者,共计两人。在起初的比赛阶段,两个项目的赛事和训练同步进行,我们彼此扶持、相互支援,每个人都要迅速掌握独立完成包括视频策划、拍摄、采访、编辑在内的全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