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学校、企业等要形成合力,强化支撑保障,改进办学条件。”郑永飞建议,政府需要提供专项政策和经费支持,采取差异化投入、政策项目引导等方式,打造一批高水平、高技能、具有培养实力的高职院校和专业,重点支持职业学校优先培养产业链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建设更多专业化、实体化的实训实习基地,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鼓励校企联合建设产业学院、创新创业基地、校外实践实习基地;打造高水平“双师型”高职教师队伍,落实高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探索全职与柔性相结合的灵活引智方式,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切实提升办学质量。
郑永飞常年扑在科研与教学一线,他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有着独到的见解。“课程要‘经世致用’,方法要‘因材施教’。”他说。
郑永飞认为,给高技能人才上课,不能照搬普通大专或本科的课程标准,要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技术需求,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并建立定期更新机制;在课程开发主体上,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内容,将有代表性的技术、工艺和规范以及典型生产案例及时纳入教学实践内容,校企合作共同构建课程评价指标;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上,要化虚为实,不断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利用,扩大受益面。
当前,关于高层次职业教育的更多渠道正在打开,更多方式得以创新,更多探索慢慢结果。“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未来,我们必将看到更多让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中国师傅’不断涌现!”郑永飞满怀信心地说。
(本报记者丁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