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坚持三个结合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3)

马克思指出:(以往)哲学家们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现实的改造世界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革命学说,是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实践性即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原则,也是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根本要求。从实践逻辑来看,高校思政课必须回应社会热点、关注现实问题、响应时代需要,以释放和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学说的实践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前进道路上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需要我们做好各方面工作有效应对,也需要我们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运用思政课这一关键课程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引导他们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同时,为彰显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高校思政课还应该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走进社会、深入了解社会、主动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意识,在社会大课堂中不断成长,努力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弘扬者和实践者。

三、办好高校思政课需要坚持主导与主体相结合

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式、教学环节等都是由教师来设定和掌控的。因此,办好高校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提出,思政课教师必须“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就深刻揭示了思政课教师的基本属性和职业特点,为锻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提供了科学引领。广大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强化自身业务本领,不断以科研促教学,坚持内容为王,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研究上,挖深吃透教学内容,深层次、跨领域、多视角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大力推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问题链式教学、分众式教学,在政治引导、学理阐释和价值塑造上下功夫,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