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1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把创新驱动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的同时,进一步在企业作用、人才活力、体制机制上发力,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使科技创新的动能更加强劲。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以国家“导航”、提升实力。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近年来,我国在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等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充分证明了新型举国体制的显著优势。面向未来,我们推进科技创新跨越也要依靠这一法宝,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确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集合优势资源,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不断闯关夺隘、攻城拔寨,啃下一个个“硬骨头”,实现高端技术水平的整体跃升。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以企业“引航”、担当主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从科技发展史看,对世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很多都来自企业。从我国发展实践看,企业在创新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深圳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创新高地,其背后的奥秘就在“6个90%”,即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