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11)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让人才“启航”、充满活力。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当前,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匮乏。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要加强人才投入,优化人才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的创新局面。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自觉肩负起光荣历史使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让制度“护航”、增加动力。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好比车之两轮,“双轮驱动”才能行稳致远。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我们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我国科技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关键是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这种潜能有效释放出来。要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解决好“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这三个基本问题,培育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良好创新格局,让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开花结果,最大限度释放发展潜能。

科学无国界,创新无止境。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独立的创新中心,或独享创新成果。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就能为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