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非洲青年将总书记的信藏在心里,出发!奔向黄土地(2)

此时刘花由家的院子里晒了一排黄花菜。“这菜非洲没有!”不知道谁喊了一声,一群非洲青年围了上来盯着那排黄花菜左右端详,看得瘦长瘦长的黄花菜“脸”都要红了。

“婶子,我叔呢?”孟庆克的一句话将非州青年们的目光带回了院子里的女主人身上。“你叔出去了,”刘花由回答道。

“婶子,你腿好点没?”

“好多了!么(没)事儿。”

孟庆克一嘴沙壕村口音跟刘花由唠着家常。如果不了解情况,大家很难知道,其实第一书记孟庆克根本不是村里人,他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派到村里来的扶贫干部。

“两年前从北京来村里的时候,开会我都听不懂,”而如今,孟庆克走村穿巷,连谁家有几头猪都门清。

“看病方便,村里都有诊所。”“这个房子是政府出了1.5万元帮忙加固的。”“我家两口子每月都享受养老金。”“这地是种的越多,政府给你的补助就越多,你要是自己懒着不种,也收不到补贴。”刘花由家里关于沙壕村的脱贫知识点充斥着整个房子。

当“第一书记”的这一天,非洲青年们除了在村内走访,与村民互动,还考察了开展荒山绿化、种养殖项目和庭院经济项目,了解原贫困户转变为致富带路人的奋斗脱贫故事。

剪纸“剪出”脱贫路

扶贫,不是砸钱,要走心。为了让非洲青年们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第一书记孟庆克把大家带到了一个不算宽大的屋子里,然后一人发了一把剪子。没错,学剪纸!

“剪子在当地妇女手里非常听话,行走出各式各样美丽的图案。可是……真真是难哭了来自非洲的朋友们。”“这非遗剪纸艺术虽然美,但也太难了吧!”

非洲青年将总书记的信藏在心里,出发!奔向黄土地

7月14日,山西省吕梁市兴县蔡家崖乡沙壕村,非洲青年在兴县体验非遗剪纸艺术。

安排这项学习体验当然不是为了为难来自非洲的小伙伴,而是希望大家能够切实感受到剪纸背后的艺术难度。

“现在我们体验的剪纸其实曾经是帮助特殊困难群体脱贫的一种方式。百姓出手艺,我们找销路。”孟庆克说,“精准扶贫”的基础是精准了解。我们扶贫干部需要充分认识、发掘当地老百姓的智慧和优势,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让百姓能长期、持续受益。

2020年8月,为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山西省吕梁兴县蔡家崖乡沙壕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传习基地成立。沙壕村非遗剪纸艺术传习基地通过“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方式,已销售6.612万元,农户收入5.04万元,沙壕村合作社收入8287元。

非洲青年将总书记的信藏在心里,出发!奔向黄土地

7月13日下午,来自13个非洲国家的青年代表在中国山西兴县参观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门杜此行收获满满,他说:“通过这五天我们学习了党史;体验了基层干部的日常工作,并通过观察第一书记孟庆克的工作作风了解了全中国基层干部工作的精神状态;深入学习了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等扶贫方式……”门杜告诉中国日报记者:“我再次体会到了总书记回信中‘百闻不如一见’的深层含义。”他说:“我虽然懂中国话,但还不能够‘看懂中国’‘听懂中国’。这次兴县行也让我意识到,如果不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切身体验,感受中国,就不会真正得懂中国。”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