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建党之前:陈独秀在上海(8)

受陈独秀吸引,来到他身边的众多先进青年中,有一位特别值得一书,那就是1920年5月至7月短暂来沪生活的毛泽东。他寓居在犹太富商哈同营造的民厚南里29号(今上海“1920年毛泽东旧居”)。民厚南里位于公共租界西区,当时算是城乡接合部。毛泽东刚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不久,接受了新思想洗礼的他开始踏入社会。毛泽东来上海居住,就是想试一试曾经向往的工读互助生活,他同几位驱张(敬尧)代表挤住在一起,一张方桌吃饭兼办公之用,生活极为简朴,轮流司炊,大多是油盐蚕豆拌米煮饭。据当时一同住过的李凤池回忆,民厚南里29号门前还挂起了“湖南改造促成协会”的牌子。毛泽东曾多次前往老渔阳里2号拜访陈独秀。两人住所距离不远,步行不急的话,半个小时可以抵达。毛泽东与陈独秀的上海重聚,对他的思想影响很大。他们的谈话很快就从“改造湖南”这样的现实问题,跳跃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讨论上。毛泽东向陈独秀谈了自己所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考茨基著作的《阶级斗争》和柯卡普写的《社会主义史》等;陈独秀也向毛泽东谈了“他自己的信仰的那些话”。毛泽东曾说,两人的会面“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16年后的1936年,毛泽东依然记忆犹新,在他同前来延安采访的美国记者斯诺访谈中说道:“他(陈独秀)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在我的生活中,这是一个转变时期……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某种程度地也在行动上——我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从这以后,我自己也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吴黎平译:《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离沪前,毛泽东又一次前往老渔阳里2号,同陈独秀告别。陈独秀交给毛泽东一个重要任务——回湖南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陈独秀与毛泽东,两人诸如家庭出身、学术素养等有许多不同之处,但亦有相似方面,那就是天资聪颖、富有主见、意志坚定,具有超群的领导能力。这类人通常不易被别人意见所打动折服,但一旦被别人的意见所打动折服,则全力以赴,一往无前,强毅果敢,不屈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