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仍然存在基础不牢、水平不高等问题。对此,专家建议,要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同时,还要加强顶层设计,夯实产业基础,加大开放力度,全方位、多层次锻造自主可控开放的产业链供应链。
自主创新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研究室副主任刘振中:
找准“卡点”打造创新高地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演变期,大国博弈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产业链供应链呈现阵营化、本土化、分散化特点。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经济安全的最大隐患,但解决‘卡脖子’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刘振中表示,新发展阶段,我国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锻造自主、可控、安全、开放的产业链供应链。
刘振中表示,要找准“卡点”,全面梳理我国国土、民生、金融、信息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领域的技术短板,发挥举国体制优势,集中攻克、全面突破一批短期内受制于人的关键技术。从长期来看,还要紧密跟踪国际上各领域最前沿技术,明晰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强化基础研究,提前布局,抢占科技制高点,真正实现科技创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要坚持全球供应链思维,在全球供应链话语体系内制定适当的博弈策略和谈判筹码,构建谈判基础。”刘振中认为,应依托我国优势环节和领域,推动与技术主导国形成供应链上下游高度依存、紧密协作的关系,形成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关联性。同时,要加快研发可替代的产品或技术,补全“卡脖子”短板环节,保障关键战略产品自主供给能力。
刘振中认为,针对重点领域研发,应改变以往“单兵突进式”“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模式,把“卡脖子”技术攻关与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综合性教育体制改革、知识产权制度改革等全面结合起来,瞄准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制度梗阻,系统推进各重点领域和环节改革,全力打造动力创新生态体系,激发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的潜能。
此外,刘振中还建议,以政府集中式创新为主导,支持本土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大型跨国公司、高校、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共同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工程实验室、诺贝尔科学家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完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凝聚创新合力。“进一步打开市场竞争空间,支持民间分散式创新,推动集中攻关与分散试错相结合,释放民间创新活力。着力培养一批自主创新人才、形成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汇聚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技引领者、打造一批自主创新高地。”刘振中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顾阳)
夯实基础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
基础再造制定产业链“备胎计划”
当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仍然存在基础不牢、水平不高等问题。如何通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增强基础零部件、工艺、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表示,要充分调动产业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力量。一方面,形成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产品和技术协同攻关突破机制,构筑有利于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的产业生态体系。另一方面,要在重点领域继续布局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解决产业基础平台跨行业、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创新产品应用生态。同时,对国内短期内不能实现突破的技术和产品,应制定产业链“备胎计划”,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发展,增强抗风险能力。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关键在数字化转型。”刘文强说,要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为抓手,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动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不断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向更深层次延伸,壮大特色产业规模。
如何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刘文强表示,要做好顶层设计,聚焦产业链供应链薄弱环节,系统梳理技术短板,整合各方资源,推动核心技术研发、专用材料开发、先进工艺应用、公共试验平台建设、关键工业软件推广等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有形之手”的力量很重要,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精准施策,着力打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在应用中不断迭代完善,帮助相关行业企业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基础。
“龙头企业要扮演好‘领头雁’角色,加快形成以产业链‘链主’企业为主,吸引中小企业广泛参与的协同创新机制。”在刘文强看来,要围绕“链主”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一批相互配套、功能互补、联系紧密、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龙头企业集群。此外,在关键产业领域应加快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细分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加强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企业自身也要持续投入研发,巩固创新基础、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探索实施线上线下和现代物流结合的新零售模式。”刘文强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芃达)
保障安全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
顶层设计推进产业链科学布局
“随着全球化发展和产业分工深化,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表面看是产品、企业和产业的竞争,背后实际上是纵横交错、相互关联的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即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取决于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综合竞争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表示,我国是超大规模型经济体,要推进国家现代化,维护全球产业安全,必须从战略全局着眼,建立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有效机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张占斌表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既要重视一般意义上的产业链,还要重视价值链、供给链、创新链和防护链,统筹布局、突出重点,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上升为国家战略,把握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与产业升级规律,实现产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有较强竞争力。
“推进产业链科学布局是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也是确保产业链安全的首要之举。”张占斌表示,要积极构建以我国为中心的产业链供应链生产组织网络,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产业链合作提供坚实平台,实现产业价值链重构。
张占斌表示,供应链是产业链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产业链安全强调上下游产业间的配套、协调和稳定,其本质是上下游供应链的配套协调发展。一方面,以重点产业为核心,在打通全产业供应链上下功夫。应以传统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为重点,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另一方面,以重点区域为依托,在推进供应链集聚发展上下功夫。要充分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有计划、有重点地布局相应供应链网络,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健性。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个多链联动、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巩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有的优势,需要从国家战略大局的高度,发挥巨大市场潜力和规模效应,建立系统配套、运行有效的机制。”张占斌建议,建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宏观管理机制,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的规制、标准与国际高标准规制相衔接,优化产业生产力重大布局的调整,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部署。同时,科学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实施宏观决策的部署和监管。(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熊丽)
开放共赢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理事长、院长刘志彪:
自主可控实现更高水平开放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更高水平开放,加强国际产业链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显得更具战略意义和重要现实价值。”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理事长、院长刘志彪表示,开放是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路径选择和主要内容,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利益基础和支撑体系。
刘志彪认为,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更高水平的开放,与新发展格局下建立安全高效、自主可控、自立自强、自主创新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并不矛盾。开放发展不意味着依附发展,自主可控不代表闭门造车。一方面,产业链供应链更高水平的开放,可以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塑造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另一方面,安全高效、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优势产业地位,锻造出“长板”产业的“杀手锏”技术。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封城、封航、封国”导致国际物流体系严重堵塞,关键医用物质、原材料、粮食等供给短缺,破坏了供应链“及时交货系统”存在的基础,动摇了全球产品内分工的信任基础。对此,刘志彪表示,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更高水平的开放才能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同时,刘志彪认为,进一步对内开放、打通国内循环的各种堵点、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和自主创新,是推进产业链供应链高水平开放的必要前提。只有通过对内开放和深化改革形成强大市场,才能更好地吸引全球创新资源,并以中国市场的成长为全球产业链复苏和恢复作出贡献。同样,只有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集合优势资源,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我国产业链才有资格参与全球分工合作。
此外,刘志彪强调,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更高水平的开放,必须坚决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要坚决反对经济全球化中的单边主义,反对在不良倾向主导下把产业链供应链政治化的做法。在未来的国际经贸合作中,要基于利益共享、合作共赢和相互信任的基础,消除非经济因素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性的干扰,推动形成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的国际共识和准则,通过国际协调和合作阻止危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不良行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冯其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