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坐标使命的坐标
■解放军报记者谭靓青
山里,比想象中更冷。
凛冽寒风中,车子顺着蜿蜒的公路绕进深山。白墙灰瓦上,积雪越来越多,某地图仓库分库主任徐宪明笑容越发灿烂。
在徐宪明和这里的官兵眼里,这个外人看来冷清的深山偏僻之处,因为有了青春回忆,多了几分家的温暖。
这个“家”已经安在这座大山里60多年了。
“峥嵘岁月铸军魂,人拉肩扛创伟业”。1960年冬,第一代图库人迎着刺骨寒风拉开了图库建设的序幕,把青春献给了第一代图库建设事业。
没有住房住帐篷,没有自来水就凿冰化水,没有电就点灯照明,没有工具就人拉肩扛。一锤锤、一车车、一米又一米,靠钢铁般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他们创造了图库的第一条路、第一间房、第一个洞库……
60多年后的寒冬,记者走进了深山中这个凝聚着一代代官兵青春奋斗和坚守的地图仓库。
走进仓库,记者震撼于眼前的场景:巨大的仓库在山腹内延展,官兵们称其为“洞库”。这样的“洞库”不止一个,它们相互连通,储存着各年代纸质地图,数量庞大。
难以想象60多年前,前辈们在缺乏大型机械的情况下,仅仅凭借炸药和简单机械完成这样的工程,耗费了多少汗水。
“当初这一片区域,驻扎着许多官兵,他们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来建设,把青春留在了这片大山里。”看着这一幕,徐宪明感慨地说,“如今,我们修建了先进的现代化仓库,每年新兵来,都会组织他们来这个60多年前建成的‘洞库’参观,感受前辈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二级军士长方瑞波,一个入伍20多年的老兵,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站在这个仓库前的激动心情。
20多年来,方瑞波脚上的作战靴不知换了多少双。每天巡逻仓库时,他总是快走几步,抢在战友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