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几乎同时,民航局空管局值班室内,“空中航班航迹”图中,也多了一个“亮点”。
回忆战“疫”吃劲之时,2月18日,中国民航遭遇最“黑暗”一天:全天下来,只有3734个“亮点”。到10月1日,当天累计出现的“亮点”已达15144个,是2月18日的4倍之多。
航迹图“亮不亮”,直观反映中国“忙不忙”。无数小轨迹的变化,蕴含着中国防控疫情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
这是凸显人民至上的中国实践——
面对疫情,各国都面临着无法回避的两难问题:如何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
这道考题着实不易。对中国而言,仅春节节后复工多延迟一天,全国减少的国内生产总值就约达1500亿元!尤其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发展任务之重更甚以往。
毫不畏难、绝不迟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一开始就“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熠熠生辉。
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众志成城、举国援助,在这场气壮山河、艰苦卓绝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上至百岁老人下至新生婴儿,每一个生命都得到珍视。
相比之下,一些以“人权灯塔”自居的西方国家,在保护民众方面屡屡慢半拍,甚至在“有钱有权就可以快速得到新冠病毒检测吗”的问题前,轻描淡写抛出“或许这就是人生”的回答。
《要救经济先救人》——美国智库新经济思维研究所近日以此为题发文,这样分析西方应对疫情为何败笔连连。
这是彰显科学决策的中国行动——
“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还记得,疫情严重时,我国口罩产量迅速从日产800万只提高到日产过亿只,一系列防疫物资跑出了复苏的“第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