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美国知名印裔学者帕拉格·康纳在其新著《亚洲世纪》一书中所说,“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受到19世纪欧洲化和20世纪美国化的影响……21世纪亚洲化在世界文明中的兴起犹如地理学中最新的沉积层形成……20世纪美国梦将被21世纪亚洲梦所代替。”在后疫情时代,亚洲人的行为准则越来越被推崇。
面对“百年未有之疫情”,文化和价值观上更加重视秩序的东亚各国,抗击疫情成效普遍好于更为重视自由的欧美国家。很多人认为,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社会中,政府与市场、重商与重义、权利与责任、自由与自律、个人与社会之间更能呈现微妙的平衡,更有助于人类发展。
作为“亚洲的中国”(梁启超语),中国“十四五”期间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首要聚焦的国际区域势必会从西方转回亚洲。因此,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全球范围尤其是深化在亚洲区域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促进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变得越来越重要。
政治体制的重生
从政治发展态势看,欧美国家的政治体制在未来5年或将普遍陷入“衰败时代”。德国、法国、英国等老牌欧洲强国将告别“强人执政”,政党制衡的局面加剧。被很多人称为“民主灯塔”的美国,即使现总统特朗普卸任,“特朗普主义”仍会蔓延。拜登执政恐难弥合民主、共和两党“相互否决”式的政治分裂状态,在很多分析人士看来,美国“国内冷战”已然爆发。源于18世纪的通过“多数票决”方式遴选国家领导人的西方政治制度,显现出生物进化式的衰老状态。
20世纪70年代开始席卷全球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一度让一些人深信世界历史将止于西方民主与市场经济的终点上。但进入21世纪以来,民主化先于现代化的那些国家,多数出现了经济停滞、社会失序与政治固化的发展窘况。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2010年欧债危机、2016年英国“脱欧”等“黑天鹅”事件频频发生后,西方作为世界政治发展的标杆作用大为削弱。特朗普执政4年更是撕掉了所谓“民主政治”的遮羞布。政策周期性的“钟摆”,使欧美国家发展陷入“内卷化”深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