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经济大家谈 |“十四五”时期民生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2)

经济大家谈 |“十四五”时期民生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2)
2020-12-22 20:30:13 人民论坛网

普惠性的价值导向。公平公正始终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核心价值,民生保障事业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普惠性的价值取向,切实推进全民共享。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实现共同富裕,民生保障则服从和服务于这一目标,应当通过完善制度规则,持续深化制度改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方面,注意城乡差异和地域差异,要以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为契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同时,建立区域之间的合作机制,避免因地域差别带来的制度分割。另一方面,聚焦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探讨制定符合其职业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制度适应性与灵活性。重视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加快建设无障碍通道及设施,增强其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改善生活条件。社会保险应当持续提高统筹层次,争取实现全国统筹,避免因统筹区分割带来的待遇不公平。社会救助应当完善资格认定条件,明确专项救助目标群体,规范对象认定程序。

多元化的内涵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市场和社会活力,资源和信息快速流动,社会均质化程度下降,群众诉求呈现多元化特征。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积极推动简政放权,社会和市场力量不断壮大,逐步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私营部门与公共部门合作提供各项服务,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党和政府积极推动社会共治共建共享,形成了多元参与、分工有序的社会治理格局。在此背景下,民生保障事业具备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服务管理和提供主体的多元化,另一方面是服务方式和内容的多元化。“十四五”时期,社会变革将进一步加剧,全球交流将进一步加强,多元的群众诉求需要不同类型的服务。因此,需要鼓励和引导市场和社会组织参与到民生保障事业中来,完善资格认定规则,为民众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方案,丰富民生保障的形式与内容,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民生保障。

(责任编辑:李平书 CN0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