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石文物修复中心负责人正在介绍中心成立的背景及修复保护文物的案例。中国青年网记者姜文山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 姜文山)十六善神图、《清龙藏》木质经板、黄地织金吉服袍、江口明末战场遗址部分出水金银器……近日,记者跟随“瓣瓣同心·携手共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的乐石文物修复中心,感受这里的“时光匠人”如何用青春唤醒古老记忆。
“工作的确很枯燥,但我很喜欢。把一件文物修好,修成它原来的样子,特别有成就感。”95后文物修复师魏子茗说。在文物修复过程中,魏子茗和同事们经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些文物完全修复甚至需要两三年,这更加考验修复师的耐心。不过,看着一件件文物通过自己的双手焕发生机,“魏子茗”们的内心颇为满足。
修复中心书画修复师摆放的待修复文物。中国青年网记者姜文山摄
据介绍,北京乐石文物修复中心是全国首家享受“免证、免税、保税”政策的文物修复中心。中心有来自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的50余位国内顶级文物修复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团队,提供书画、金属器、金银器、铁器、陶瓷器、木漆器、石器、石刻、砖瓦、玉石器、丝织品等各类文物藏品、艺术品的保护和修复业务。在北京“两区”批复设立的新机遇面前,天竺综合保税区正在积极促进海外文物回流。
修复中心书画修复室修复师正在工作。中国青年网记者姜文山摄
当天,采访团近30名记者逐一参观了修复中心的书画、漆木器、织绣、金属、陶瓷五类文物修复室,其中书画工作室内挂满了已修复的文物作品,桌子上摆放着各种待修复的书画文物。在采访团参观的半小时里,记者发现身边的两位修复师一直聚精会神地盯着被修复的作品,手中稳稳地拿着工具,细致地做着每一个修复动作。
修复师正在修复房山云居寺国家一级文物--《清龙藏》木经板。中国青年网记者姜文山摄
记者现场看到,一幅幅作品、一件件文物在修复师一丝不苟的工作下,一点一点被修复。据书画部工作人员介绍,仅修复一幅古字画就需要经过除尘、去污、清洗、揭命纸、修补、全色、配装饰、上墙晾晒、压纸、装裱等多个步骤。
织绣工作室修复师在修复一件流失到日本的文物,已经历时近两年。中国青年网记者姜文山摄
修复中心金属修复室修复师完成修复工作。中国青年网记者姜文山摄
据乐石文物修复中心负责人介绍,修复中心之所以设立在天竺保税区,主要是因为对流失在海外的文物的保护刻不容缓,这些文物的保存条件及方法还不够科学。“这些流失的文物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修复和保护好它们是我们的职责使命。”该负责人说。
修复中心陶瓷修复师正在修复一件瓷器。中国青年网记者姜文山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