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单边,显而易见。而更多人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从今年3月份的G20领导人特别峰会算起,习近平主席已经以视频形式参加了10场多边外交峰会,并发表了14次讲话。
14次讲话中,“合作”一词,提到了158次。
世纪疫情交叠百年变局的大背景下,“合作”不是一句大口号,而是一件件具体的“小事”——
提出“健康码国际互认机制”、建设人员流动“快捷通道”……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式。还有个词,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到最多,有261次。这个词,是发展。
而这个词也是中国想与世界分享的最重要的关键词。因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市场的潜力,就是世界发展的动力。
英国《金融时报》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二季度运往中国的出口额占全球总出口额的比重升逾11%——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统计该数据的最高水平。
不久之前,《华尔街日报》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还能再一次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吗?”
2009年,在经历世界性经济危机后,全球经济整体陷入负增长,中国经济仍增长8.7%;
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高居世界第一;
2020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将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国家。
每一次复苏的背后,都有“中国力量”的推动。
这一次,世界仍然期待中国方案。
倡议和共识,如何落地?四个字,说到做到。
如果说现在各国最关心的是什么,答案一定有两个字,疫苗。这件事儿,中国一直在起而行。
5月份,第73届世卫大会召开。致辞中,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中国支持全球抗疫的五项举措。
五项举措,实实在在。
最引人瞩目的一条就是疫苗: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
要知道,一个月前的联合国大会上,美国就反对了一项关于疫苗的决议——该决议要求未来各国都可在公平、有效且及时的条件下分享、获取并使用他国研究出的新冠疫苗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