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办产业。扁担村吸引在外能人大户回村建设瓜蒌种植、桑蚕养殖产业园等,并积极把这些产业培育成规模农业。丁娴是涟水县丁庙村村民,原本在北京工作生活,看到昔日穷困的故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决定在家乡干一番事业,于是在扁担村承包了68亩蟹塘。
午后阳光正好,丁娴骑着电动车穿行在田间公路,几分钟后就来到自己承包的“一片天”水产养殖场,与工人一起开始捞螃蟹,包扎、装箱、打包、发快递……国庆中秋以来,螃蟹开始大量上市,养殖场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忙碌。“蟹塘目前总产量在1.2万斤左右,中秋节期间已经卖了三分之一。”丁娴告诉记者,除了养殖螃蟹,她还计划在附近承包300亩左右的采摘园,种植草莓、葡萄等水果,丰富业态。
丁娴的水产养殖场旁,是村民徐祝春承包的300亩瓜蒌产业园,一片片吊瓜藤上挂满一簇簇饱满硕大的果实。徐祝春告诉记者,有了身边榜样的示范,村民们也开始向特色要市场、向规模要效益。“瓜蒌是药食同源的食物,瓜蒌籽营养丰富,瓜蒌皮和根可作为中药材。今年瓜蒌亩产在300斤左右,深加工炒熟后若按一斤30元算,亩产可接近1万元。”
树立新风。扁担村把乡贤配进班子,开展文化润村。村里新建了116平方米村史馆和综合服务中心,百姓关心的家长里短成为党支部“三会一课”的内容,普通群众全部被拉进村民自治朋友圈,开设了“扁担因你而精彩”党群微信群,订立孝老爱亲、节俭办事等13条村规民约,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回村的乡贤引导村民“回归集体”——流转土地加入合作社,目前瓜蒌种植、桑蚕养殖两个园区已完成投资800万元,带动210余人就业。扁担村全村土地规模种植2000亩,占比达85%,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1.86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25.2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底的8600元增长到2019年的2万多元,年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薛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