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过实施产业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全国每个贫困县形成2—3个扶贫主导产业,一批年产值超10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小特产”成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特色农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推广新技术,发展深加工,把油茶业做优做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
“总书记对我说,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们向前走、加油干!”河南省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负责人陈世法动情回忆。
“我们要让荒山成为绿色银行,让油茶果成为乡亲们的致富果。”陈世法说,今年初山茶油生产线建成投产,实现了良种培育、油茶种植、茶油加工一体化发展,健身步道、景观水域等提升项目也已启动,农旅融合发展加速。油茶园带动了1831名贫困人口增收,吸纳了2000多名群众就业。
贫困户陈文珍和老伴在油茶园里干活,她家的土地流转了,每年务工收入3万多元,她指着满山硕果盈枝的茶树说,“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现在真的变金山喽!”
如今,光山县成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25.5万亩油茶林染绿丘岗山坡,近30万农民有了致富的“摇钱树”,大伙儿高兴地编了句顺口溜:“一亩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妇又盖楼。”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富民之路就会越走越宽。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的乡亲们对此深有体会。
今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金米村考察脱贫攻坚情况。
“总书记在木耳大棚里跟我们拉家常,询问大伙儿一天能采多少木耳、能挣多少钱。总书记这么关心山区老百姓,我们怎么能不好好干!”回忆起总书记到村里考察时的情景,金米村村民肖青松非常激动。这阵子,他每天在大棚里整理菌包,干得更带劲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