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基层之治】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作者:徐顽强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把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到新的高度。基层社会治理不仅直接决定着社会治理的整体效果,而且关系到国家整体政策目标的实现,影响国家治理的整体水平。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为我国发展不断提供新动能。
第一,基层社会治理形势倒逼改革新动能。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治理新形势,要从关乎人民直接利益的公共安全体系着手,坚持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着手于人民安全感与满意度紧密相连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紧抓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现代社会的健康人格;最终加速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并推动社会治理中心与社会治理资源下沉到基层。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支撑,同时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促成居民自治实现良性互动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以此为我国持续发展带来改革新动能。
第二,实现治理主体多元激发治理新动能。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相较于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已呈现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全社会公共事务工作的局面。通过定期平等协商,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有序引导群众自治,协调凝聚整合多方资源和力量,实现民事民来议、民来办,形成社会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局面。可见共享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与社会发展环境的前提,在于真正实现全社会共建共治的局面。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能够激发社会发展活力,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新效能。
第三,回应治理客体诉求形成内在新动能。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要求加强预防社会矛盾和化解社会冲突的相关机制建设。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民群众自由平等意识的觉醒,同时我国民主政治的进步也带来了个体权利意识的增强,且随着我国民主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表达自身治理诉求的意愿日益强烈。不难预见,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成熟发展,加上互联网信息时代提供的表达平台,将积极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群众参与以及组织化的社会团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积极回应民意的多元化诉求,并以此为重点构建多元化社会矛盾疏导和社会冲突化解机制,将成为当前我国持续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第四,革新治理技术进步带来外部新动能。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要求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要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加速提升社会生活对于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层次和水平。信息技术成为率先渗透到社会生活全方位领域的先导技术,这意味着社会力量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地参与到社会治理工作中,公众参与渠道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方式的智能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同时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利益诉求表达平台更加宽广。这种新型治理技术的进步,会为我国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治理工具、治理途径和治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