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民族团结党旗红】青海玛沁县探索“1+10+N”党建模式 激发民族团结内生动力(2)

【民族团结党旗红】青海玛沁县探索“1+10+N”党建模式 激发民族团结内生动力(2)
2020-09-21 11:43:22 中国网

化解矛盾“解疙瘩”民族团结内生动力有源头

凡是玛沁县县委书记熊元来住帐调研过的村民,都夸熊书记做得一手好饭。

玛沁县县委的主要领导经常带着行李、锅灶深入群众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的住帐调研。就在“民族团结党旗红”网络主题活动媒体一行抵达玛沁县时,熊元来还在下乡返回途中。

调研时自带锅灶及帐篷,和群众一起揪面片、做熬饭、喝奶茶、吃糌粑,这是玛沁县党员领导干部与群众拉近情感距离的“土办法”。

熊元来介绍,通过“十化党建”“双联共建”,机关干部工作重心下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党员干部们经常去困难群众家中看面柜里还剩多少米面,看房子是不是结实暖和,问群众还有啥难处,把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

如此一来,工作的思路、点子、办法越来越多,走实了群众路线,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工作效率,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普遍提升。这样也更加有利于向群众宣讲党的方针政策,让广大群众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此前在果洛州调研时强调,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宣讲,善于用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解读,使会议精神在基层干部和群众中深入人心。

玛沁县深入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精神,通过推行“十化”党建工作措施,建起了村文艺队以及“马背宣传队”“摩托车宣讲队”“红旗广播站”等基层宣传阵地建设。同时开展群众厨艺、服饰表演、针线活比赛、牧民运动会、卫生环境评比等寓教于乐的基层文化活动,教育群众认同党的政策,引导群众感党恩。

【民族团结党旗红】青海玛沁县探索“1+10+N”党建模式 激发民族团结内生动力

“马背宣讲队”让党的方针政策进入寻常百姓家。(摄影:孙磊)

玛沁县的群众也开始自觉参与控辍保学、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纠纷调解、社会治理、维护稳定等方面的工作,激发了维护民族团结的内生动力。

以拉加镇为例,记者了解到,拉加镇是玛沁县唯一一个半农半牧的乡镇,辖13个村(社区),总人口1.42万人,因辖区内民族构成复杂、外来流动人口多,是玛沁县社会矛盾和治安事件的多发镇,民族团结工作在这里非常重要。

而拉加镇赞根村党支部书记官却在为群众化解矛盾“解疙瘩”,维护民族团结方面有着独到的经验。

在赞根村,记者见到了以他个人名字命名的“官却个人调解工作室”,这个工作室的成立在玛沁县开创了先河。

2012年,官却开始担任赞根村的村支书。他穿梭于牧民的帐篷、牧场中,以拉家常等形式了解牧民群众所思所盼,及时掌握群众生活生产中的摩擦和矛盾纠纷。每一个案例都记在“小本子”上。他和他的矛盾纠纷调解队伍也成为了服务群众的调研员、信息员、调解员、宣传员、服务员。

2019年玛沁县委开始推行“十化”党建工作措施,官却随即组织村里纠纷调解组的队员组建起“红旗志愿服务队”“感恩宣讲队”等基层宣讲组织,走帐串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的事例、身边的典型,围绕产业发展、教育、农牧、卫生、社会保障、扶贫、包虫病预防等方面,以贴近群众生活内容,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传递给广大牧民群众。

【民族团结党旗红】青海玛沁县探索“1+10+N”党建模式 激发民族团结内生动力

“官却个人调解工作室”为当地群众调解矛盾纠纷。(摄影:孙磊)

迄今为止,官却已经从事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工作24年,妥善调解矛盾纠纷514件,其中历史遗留及重大疑难纠纷160件。如今“官却个人调解工作室”仍在发挥着积极作用。正是因为当地群众对官却的信任,使得他和他的纠纷调解队伍可以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用实际行动维护着民族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

玛沁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用“1+10+N”的党建工作思路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及时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维护民族团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