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内蒙古太仆寺旗“网红村”的蝶变路(2)

内蒙古太仆寺旗“网红村”的蝶变路(2)
2020-09-14 19:55:24 新华社

边墙村湿地公园一景。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们过上好生活,主要靠产业。”47岁的村民任林说,以前人们种几亩薄地,没多少收入,还得出去打工,活儿也不好找。这几年村里兴办苗木种植、肉牛养殖、中药材、马铃薯种植等专业合作社,很多村民把土地流转后到合作社打工,除了土地流转的收入外,还能挣工资,“只要肯出力气,收入都不差”。

在边墙村的樟子松育苗基地,十几名村民正在起树苗,准备卖到外地用于绿化。48岁的刘永军手握铁锹,小心翼翼地将树苗根部形成的土球完整挖出。

2013年以前,刘永军夫妇的收入就靠在12亩耕地上种粮,亩产量仅有100公斤左右,每年收入两三千元,只够温饱。2013年起,他与妻子在产业扶贫政策帮助下,把土地以每亩350元的价格流转,开始在林苗基地打工。如今,夫妻俩年收入超过4万元。

“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刘永军说,积蓄多了,他家盖起4间砖瓦房,庭院也收拾得很利索,“每天一出门,心情就特别好”。

目前,边墙村有育苗基地4处、共350多亩,年输出各类苗木120多万株,除了长年带动100多户村民打工外,还提供许多季节性务工岗位。

内蒙古太仆寺旗“网红村”的蝶变路

村民在边墙村育苗基地干活。新华社记者于嘉摄

除了以合作社带动乡村产业,边墙村还注重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类资源整合。

“我们先整合土地,进行产业和村貌设计规划,构筑起村子发展的四梁八柱。”王文成说,村里利用新农村建设、田园风光体建设资金等,安装路灯、修巷道、建民宿、打造湿地公园等。

2017年,边墙村利用扶贫资金建设温室大棚,与北京昌平区对接,成为其草莓育种基地。2018年,24兆瓦的光伏基地在村里落户,带动七八十人就业。

一些企业也看中了边墙村的发展潜力前来投资。眼下,边墙村与一家公司合作投资800多万元的民俗馆即将正式开放。

“我们征集了不同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和农民生活用品,在民俗馆展示我们独特的农耕文化,让更多游客体验看山、看水、看得见乡愁的文化氛围。”王文成说。

(责任编辑:李平书 CN0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为您推荐:

    内蒙古:沙海绽绿又生金

    2020-06-25 10:47:40 内蒙古

    黄河内蒙古磴口段出现险情

    2020-07-13 06:33:01 中国青年网

    内蒙古发现3个鼠疫疫点

    2020-07-08 14:16:20 内蒙古发现3个鼠疫疫点

    内蒙古贫困旗县全部“摘帽”

    2020-04-19 15:10:02 内蒙古

    跨域调水,内蒙古给吉林湿地“解渴”

    2020-04-16 14:00:06 内蒙古给吉林湿地“解渴”

    黄河内蒙古磴口段出现冲淘塌陷险情

    2020-07-11 23:58:23 黄河内蒙古磴口段

    黄河第2号洪水正在平稳经过内蒙古乌海段

    2020-07-27 06:04:01 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