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村里通了油路,汽车直接开到家门口,村里建起了蔬菜标准园区示范点,还开了蔬菜交易市场,咱每天倒菜送菜,比打工挣的钱多,也不用抛家舍业了,为什么还要背井离乡去打工?”
走进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朝阳镇民乐村,乡间沥青路两旁,一栋栋蔬菜大棚整齐排列,绿油油的蔬菜向人们展示着蓬勃的生命力。王金锁正忙着将一箱箱西红柿和西芹装车,准备发往北京……
留得住的乡愁
作为内蒙古深度贫困地区,王金锁的家乡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曾是贫穷的代名词。1980年,为了能吃饱饭、挣点钱,他先走了20多公里的山路到县城,汽车上、火车下,两天后终于到了“大后套”(巴彦淖尔)表叔家。当时,他的破挎包里只剩下两个窝头,兜里还有1.2元钱。当时出门,他共带了8元钱,是家里卖鸡蛋和药材才凑的。
时隔40年还能记得如此清楚,就是因为“太穷了”。
为了甩掉“穷”帽,和王金锁一样,许许多多的乌兰察布人离开家乡,去异地讨生活。这一走,几代人、几十年,一些贫困的小山村,到处是被封上的窗户和紧锁的大门。直至上世纪90年代,乌兰察布市“基础差、底子薄”依然如影随形,全市90%的土地风蚀沙化,214万农业人口中,有66万人不得温饱。“种一坡,拉一车,收一笸箩,煮一锅”是当时广大农村现实生活的逼真写照。11个旗县市区,其中8个是国家级贫困旗县,2个是自治区级贫困旗县。
近年来,乌兰察布大力发展绿色农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大数据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产业,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共同成为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极。随着高铁的开通,乌兰察布迅速融入京津冀和呼包鄂1小时经济圈,推动大物流、大旅游、大数据等产业加速发展。乌兰察布还是全国非省会城市中,唯一的“一带一路”铁路枢纽节点城市。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越来越多在北上广深工作的乌兰察布籍乃至内蒙古籍人才回乡就业、创业。行走在乡村,目之所及,已不再是从前那土、那路、那风景,新村错落有致,青瓦白墙点缀其间,公路如黑色的缎带般飘进大小屋场,一辆辆载着农副产品的汽车欢叫着奔出村庄。当地农民过去是“争着出去打工”,现在是“争着回乡创业”。公路,连通了城乡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打通了“进”与“出”的双向通道,为贫困地区也找到了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一幅幅生动的乡村振兴画卷不仅让人看得见美景,更记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