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连年丰收仍要倡导节约粮食(2)

连年丰收仍要倡导节约粮食(2)
2020-08-19 11:16:33 经济日报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浪费等于建设无形良田,是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举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王宏说,紧平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供求基本态势,稳定粮食供给水平将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期艰巨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浪费。

节约减损等于“绿色增产”。我国粮食损失浪费大,节粮减损的空间也大。如按照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计算,如果产后损失降低1%,就可节约粮食663.84万吨。这就相当于没有使用任何土地和水资源,不使用任何农药和化肥,不使用任何劳动力,就实现了“无地增产”。“这将有力缓解我国粮食保供、增产的压力,进一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王宏说。

粮食产后仍有损失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浪费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近年来,我国通过提高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强粮食流通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科学储粮、节粮减损的能力水平,有效减少粮食生产、流通、存储、加工环节的损失浪费,努力形成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现代化粮食流通方式。

在中储粮深圳直属库区内的一块高大宣传栏上,“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10个大字格外醒目。党委书记、总经理黄浙文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查看库容库貌以及每一个仓内的粮情粮温。“管理好每一粒粮食,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我们通过采取科学的储粮技术,有效提高了储粮安全的管理水平。”黄浙文说。

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推行先进实用的绿色储粮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是节粮减损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粮库广泛采用粮情检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和谷物冷却“四合一”储粮新技术,扎实推进“智能粮库”建设,提升科学储粮减损能力。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为您推荐:

    【浪费可耻 节约为荣】养成尊重每一粒粮食的好习惯

    2020-08-30 21:15:39 养成尊重每一粒粮食的好习惯

    自助午餐 厉行节约

    2020-09-02 07:21:58 自助餐

    各地抢收抢种 保粮食安全

    2020-08-13 14:50:43 粮食安全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一加一减,苹果“大王”节约有道

    2020-08-22 10:11:05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将列入旅游景区标准

    2020-08-18 11:31:47 反对食品浪费将列入旅游景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