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纪录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近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将观众带回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治理淮河的艰辛岁月。
淮河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和山东五省,流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历史上,淮河流域就水灾不断,往往“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1950年夏,安徽、河南交界连降大雨,淮河流域洪水泛滥,百姓受难。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在抗美援朝已经打响,国内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中央仍毅然决定治理淮河,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成立治淮委员会,统筹全国之力,掀起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治理淮河水患的高潮。
1950年11月底,治理淮河第一期工程正式拉开帷幕。由于缺少大型机械设备,几百万民工在治淮工地上肩挑背扛,持续奋战。到1957年冬,治淮工程基本完成,国家共投入资金12.4亿元,治理大小河道175条,修建水库9座,库容量316亿立方米,还修建堤防4600余公里,极大地提高了防洪泄洪能力。
如今,淮河流域基本建成了防洪、除涝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利工程体系,流域总体防洪标准得到明显提高,实现了淮河洪水入江畅流、归海有路。以治淮为起点,新中国此后修建的一系列水利工程泽被后世,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治水智慧与不懈努力。
防汛抗洪不只需要修大堤、筑大坝,还涉及水文监测等一整套体系。水文测站作为防汛“耳目”、御洪“尖兵”,及时记录雨量、流量、流速等数据,为防汛救灾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只有353处人工测站,监测项目十分有限;现在,12.1万处各类测站遍布全国大小河湖,水位、雨量水文要素监测已全面实现自动测报,大江大河关键期洪水预报精度超过90%,水文监测站网体系也已基本覆盖所有大江大河和有防洪任务的5218条中小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