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4日,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移交运营44周年。河流沼泽、深山峡谷……在非洲南部地区,纵横着这条1800公里的“友谊之路”。它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从勘探到竣工整整花了8个年头。8年间,坦赞铁路上洒满了中国援坦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心血和汗水。
如今,非洲首条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的铁路——阿卡铁路、东非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正式通车,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项目也正在顺利推进。当过去与未来相遇,当新时代的铁路工程人“遇见”老一辈铁路工程人,跨越时空的青春回答掷地有声!
为修坦赞铁路,他此去经年
坦赞铁路项目组主要负责人靳辉。资料图
上世纪60年代,在非洲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之时,应坦赞两国政府的要求,1967年9月,中、坦、赞3国政府签署了由中国援助修建坦赞铁路的合作协议。“当时,毛主席、周总理特别嘱咐:坦赞铁路一定要修好。”1968年,靳辉随同第一支350人的技术队伍远赴非洲,先后任坦赞铁路勘探队政委和坦赞铁路专家组副组长。作为工程首批赴非成员,他深感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只是他没想到这一去就是8年!
18岁参加革命,加入青年救国会奋起抗日;19岁入党,历经革命斗争的洗礼;经历了旧中国的积贫积弱,目睹了新中国的欣欣向荣,靳辉把责任和使命看得分外重。“8年的准备是没有的,反正去了就知道是长时间的,派你什么时候去,你就什么时候去,叫你什么时候回,你就什么时候回,我们就是这么个思想基础。这也是纪律,特别是当负责人的,更得这样。”
坦赞铁路项目组主要负责人靳辉。资料图
坦赞铁路途经的非洲南部地区,布满河流与沼泽地,还要穿越深山峡谷。根据设计,全线共需架设桥梁320座,开凿隧道和明洞26个,工程十分艰巨。每逢雨季,暴雨倾泻,施工便道常常被冲毁。同时,还要频频面对各种干扰和破坏。靳辉曾回忆说:“在铁路线修建基本完成的时候,敌对方派来飞机进行空袭,炸了赞比亚的谦比西桥,把坦桑尼亚的一个桥也给炸掉了。我们运送工程技术人员和物资的远洋轮船经过南海的时候,经常遭受敌对方飞机在空中盘旋和低空飞行施加的威胁。”
坦赞铁路项目组主要负责人靳辉。资料图
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靳辉和同事们修建坦赞铁路的决心从未动摇过。前后加起来,靳辉在坦桑尼亚工作长达11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他和同事们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5年零8个月,“不可能建成的铁路”提前建成
在充满原始气息的非洲森林里,到处充斥着野兽、蚊虫和疾病,这里曾被人们称为“绿色沙漠”。靳辉曾回忆,当年他带着队伍在坦桑尼亚的荒原上勘测时,吃、住、喝水都是问题。“一出去,就要背上一周的干粮。每到一个地方,只能自己用泥巴和木棍盖简易房。”非洲荒原野生动物无处不在,危险也随时可能发生。有一次,勘测队遇到了野牛群,一名队员遭遇野牛袭击,所幸没有伤及生命。
坦赞铁路施工现场。资料图
修建姆马段的时候,艰辛更是难以想象:施工的地方多是沼泽,齐腰深的不是水,是烂泥,积了不知道多少年,机械开不进去,只能人站进去一点点把泥挖出来。靳辉说:“头上烈日晒,脚下石头烤,两脚烫得站不住了,我们就往靴子里灌凉水,脚被泡肿了,活儿还在坚持干。”
令人惊叹的是,在靳辉和同事们的积极努力下,施工团队创下了用一年时间完成修建502公里的纪录,修一段通一段,解决了运输这一最大难题,为修建余下1300多公里创造了良好条件,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仅用了五年零八个月的时间,这条曾被西方舆论断言不可能建成的铁路,就比预期时间提前建成了。
“坦赞铁路精神”烛照时代
坦赞铁路项目组主要负责人靳辉。资料图
在达累斯萨拉姆西南24公里处,坐落着中国援坦专家公墓。在这座公墓内,安息着69位殉职的中国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人。其中47位是在修建坦赞铁路时牺牲的。完成坦赞铁路建设回国的靳辉,常常会思念这些长眠在非洲的战友。多年后,靳辉历任全国铁道团委书记,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等职务。离休后,靳老曾任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离休党支部书记。无论在哪个岗位,无论身居一线或退居二线,靳老始终以模范先锋标准要求自己,并言传身教传承着坦赞铁路精神。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首访非洲,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中,首次提出“真、实、亲、诚”的对非合作理念,访问期间专程前往援坦中国专家公墓凭吊,并提出要弘扬坦赞铁路精神,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使中非友好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果实。2015年3月,习近平同赞比亚总统伦古举行会谈时强调,中方愿同赞比亚、坦桑尼亚一道努力,把坦赞铁路建设成发展之路、繁荣之路。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称赞坦赞铁路精神是一种相互尊重的平等精神,是一种顽强奋斗的拼搏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精神。
坦赞铁路项目组主要负责人靳辉。资料图
“靳辉同志在坦桑尼亚工作长达11年之久,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指示,以身作则,克服困难,带领队伍圆满完成了坦赞铁路的勘测设计、工程施工、技术合作三个阶段的工作,受到各方的好评,为中非友谊、为坦赞铁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是“首届中非友好贡献奖——感动非洲的10位中国人”评选组委会给予靳辉的颁奖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坦赞铁路精神”数十年来正以各种形式发扬光大。如今,在非洲大陆西端的尼日利亚,非洲首条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的铁路——阿卡铁路正式通车。在不远的将来,当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项目全线完成之时,非洲第一人口大国、第一大经济体南北铁路运输通道将被打通,另一座中非关系的丰碑还将竖起,时光流转,不朽的是“坦赞铁路精神”!
跨越时空的青春回答
敬爱的靳老:
7月14日是坦赞铁路44岁的生日。44年前,坦赞铁路全线交接,那一定是您人生的高光时刻吧。我想,无论何时何地,当列车的汽笛声在您耳畔响起的时候,您的思绪定然一次次回到那炙热又不失热情、贫穷又充满活力的“希望的大陆”,回到那异国青山埋忠骨的光荣与梦想的时代。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1968年,作为坦赞铁路项目组的主要负责人,您带着毛主席、周总理的嘱托,远赴非洲,这一去就是8年。今时今日,回想起我在阿卡铁路项目期间在尼日利亚工作的4年,虽居住于城市,仍不幸打了两次“摆子”,得了一次重度伤寒。可想而知,多年前,您和战友们是经历了何等严峻的考验。
我听说,你们在野外工作时,曾苦于寻找不到水,后来发现大象的足迹很深,里面存有积水,就取积水来解渴做饭。我也听说,你们创下了用一年时间完成修建502公里铁路的纪录。面对千难万险,您总是说,“组织派我什么时候去,我就什么时候去,叫我什么时候回,我就什么时候回,这就是纪律。”
靳老,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您,当坦赞铁路移交运营40多年后,在非洲大陆西端的尼日利亚,非洲首条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的铁路——阿卡铁路正式通车。那也是一个7月,我有幸在现场见证历史,亲眼目睹沿线民众在列车驶过时发自内心地欢呼:“China!China!”孩子们兴奋地追逐着火车,正如儿时的我们第一次见到火车般激动,我想,这一场景,您再熟悉不过了。
您或许不知道,这条连接着尼日利亚政治中心阿布贾和北部重镇卡杜纳的铁路,是一条被寄予厚望的“发展之路”。此前连接两地的唯一通道——阿卡公路,是当地车祸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公路之一,沿线又是绑架犯罪猖獗的“罪恶地带”,民众苦之久矣。现在,无论小商小贩,抑或政要富商,乘坐安全舒适的列车与家人团聚,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小确幸”。
在这条铁路的背后,凝结着一大批中国建设者的心血和付出,他们在旱季“哈马丹”中逆风前行,在雨季瓢泼大雨的间隙争分夺秒,在他们身体里流淌着“坦赞铁路精神”的绯红血液,身上烙印着“坦赞铁路精神”的印章,您就是这种精神最忠实的开拓者和践行者之一。
靳老,40多年前,您和战友们苦干惊天动地事,甘作默默无闻人,树立起了中非关系不朽的丰碑——坦赞铁路。今天,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之时,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大批80后、90后中,有的人放弃休假,提前返岗;有的人毅然逆行,将防疫物资送抵战疫一线;有的人争分夺秒,为当地抢建方舱医院。他们遇到泥潭一起跳,遭遇疾病一起扛,展示着这代人的使命和担当。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在非洲大地,更多座中非关系的丰碑还将竖起。铸碑人换了一代又一代,但不变的仍是那不朽的“坦赞铁路精神”。
您的后辈:中国土木尼日利亚公司国内支持部尚冰清
2020年7月14日
记者:李慧慧杨月
通讯员:刘吉海
设计:曹若鸿(实习)牟昊琨(实习)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作家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建设性新闻工作坊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