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鸡场乡新合村磨满组村民罗德亮在辣椒地里除草(6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郑明鸿摄
新华社贵阳7月3日电(记者郑明鸿、施钱贵)“有‘南山婆’订单收购,我不担心卖不出去,就希望不要有什么天灾,产量能高一些。”望着自家地里的辣椒,66岁的罗德亮笑逐颜开。
罗德亮家所在的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鸡场乡新合村磨满组,四面被大山环绕,从空中俯瞰,仿佛一个巨大的“天坑”。“天坑”底部有一片200多亩的土地,罗德亮和磨满组其他村民就靠这片土地为生。
罗德亮回忆说,以前主要种玉米、土豆,但因运输成本太高,种出来的东西却卖不了多少钱,起早贪黑忙活一年也没什么收入。近年来,磨满组有8户村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出了大山,剩余的11户村民继续耕种这片土地。
“前几年,吃得好,穿得暖,贫困帽也摘了,但还是感觉用钱紧张。”罗德亮说,他是个闲不住的人,怕搬出去后不习惯,他和老伴决定留在老家发展,这同样也是其他10户村民决定留在当地的原因。
“‘产业村长’进村后,这种局面就好转了。”鸡场乡党委书记杨鹏说,通过“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贵州南山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包爱明2018年主动申请到鸡场乡开展帮扶,并担任鸡场居委会、联兴村、新合村3个贫困村(居)的“产业村长”,这3个地方均是以布依族、苗族群众为主的传统农业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