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沈家门渔港正经历着历史上面积最大、方量最大、投资最大的清淤工程。2018年以来,普陀区投入4000万元,拉起一张东起半升洞、西至市中心渔港、南至马峙门的“海底清淤疏浚之网”。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清淤总面积达3.39平方公里,清淤量达352万立方米。
如今,普陀全区大小渔船均已配备污油水分离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从源头上保证“船舶污水不入海”。全自动水面清洁船来回巡逻,3.5公里污水截流管线拦截下奔流入海的陆源污水,“里应外合”搭建起一整套海洋生态保护屏障。
在岸边,超15万平方米的生态湿地被恢复,18座废旧码头被拆除,9.2万平方米港口废旧构筑物被彻底清理,8.7公里的滨海生态廊道串联起3个海岛生态公园、5.7万平方米的绿化景观……
普陀区生态环境局陈云霞告诉记者,普陀虽是海岛,但境内河道、水库、山塘众多。“河污则城黯,水清则城美。”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美丽河湖”品质河道、“污水零直排区”的打造,普陀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水质达标率已达100%。
改造燃煤锅炉,淘汰老旧农机、老旧车辆,新增新能源公交车,完成水产品运输车辆臭气异味专项整治……2019年,普陀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PM2.5年平均浓度仅19微克/立方米,优中更优,全国领先。
和美小岛交出绿色答卷
“以前村里环境比较差,配套设施也不齐全,总觉得城里好,这两年村里建景区、修村道,墙面绘了彩画,越来越漂亮了。我都不想去城里住了。”年逾60岁的蚂蚁岛村民李荷珠坐在一片空地上,娴熟地修补着渔网。每个月她能领到2000元左右的失地保险,休渔期帮人补补渔网,一天还能再赚1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