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从“百枣园”到“科技小院”——山西青年农民谱写特色春耕“交响曲”

从“百枣园”到“科技小院”——山西青年农民谱写特色春耕“交响曲”
2020-03-13 17:05:02 新华网

新华社太原3月13日电 题:从“百枣园”到“科技小院”——山西青年农民谱写特色春耕“交响曲”

新华社记者王皓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在山西省,一群“80后”“90后”青年农民投身黄土地,用创新与活力谱写了一首特色春耕“交响曲”。

初春时节,在晋中市北田镇朱村,浅草点缀着苍茫的黄土高原,“80后”朱志新的“百枣园”就掩映在这片沟壑纵横的土地上。伴随着有节奏的“咔嚓”声,朱志新身背电动修枝剪刀,在枣园里快速穿行。

早脆王、不落酥、冷白玉、蜂蜜罐、芒果枣、磨盘枣……几十个优良红枣品种来自全国各地,在园内分区规划,成熟期早中晚相搭配,丰富了采摘种类。

“这是‘冷白玉’,去年立了大功嘞,今年春耕增派了技术员给它们修枝。”朱志新指着面前的一排枣树说,去年联合电商平台打造的“枣中贵族——冷白玉”大受欢迎,一天能有近三千元销售收入。

缺水是制约当地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朱志新学习了先进地区的科技成果,在枣园营养带铺设了地布,为枣树抗旱、防草打下了基础。如今30多岁的朱志新已有10年的种枣经验,是当地名副其实的“种枣能人”,带动了一批农户的农业产业转型和提质增效。

“95后”白晓杰是晋中绿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还是当地的基层农技推广员。记者在晋中市修文镇内白村见到白晓杰时,他正忙着给大棚里的草莓除草,通过定期疏花疏果来提升草莓的品质。

白晓杰说,近年来合作社开始尝试立体化种植草莓,单位面积栽培苗量增加58%,病虫害发生率减少70%以上。“省水、省肥、省工,既节约了栽种时间,还提升了产量和观赏效果。”

不断创新、敢于挑战是这些青年农民的共同点,“85后”李鑫更是立志将自己的农业基地打造成一座“科技小院”。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

    2020-03-05 18:03:01 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