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袁隆平:以科技创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袁隆平:以科技创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020-06-25 11:14:35 光明日报

【光明访名家·聚焦给总书记写信的25位科技工作者】

光明日报记者龙军

“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这体现出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使我很受鼓舞。”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杂交水稻的发展史,本来就是一个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历程。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开展杂交水稻技术研发。”

农业报国,不让老百姓挨饿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中,袁隆平的名字排在第一位。“民以食为天。我是学农的,依靠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是我的职责所在。尤其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那场饥荒,我亲眼看到有人因为饥饿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真是锥心般的刺痛。”袁隆平说。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作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袁隆平立誓要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1956年,袁隆平带着学生开始了农学实验。袁隆平发现,水稻中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第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

1966年,袁隆平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此后,他与学生李必湖、尹华奇成立“三人科研小组”,开始了水稻雄性不孕选育计划。1970年,在海南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野生稻,打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突破口,袁隆平给它取名为“野败”。

各地科研人员聚集到海南,他慷慨地将“野败”分送给大家,又在农场支起了小黑板,给全国各地科研工作者讲课。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攻关大会战打响。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