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非遗”足迹(3)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非遗”足迹(3)
2020-06-13 12:19:28 新华网

少数民族文化更加光彩夺目

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查干诺尔中心小学,孩子们都盼着每月一次的非遗进校园活动。

“鼹鼠精破坏牧场,英雄格斯尔保卫美好草原……”伴着悠扬的四胡声,《格萨(斯)尔》传承人敖特根花用蒙古语吟唱起来,学生们在小声跟唱。

《格斯尔》是蒙古族史诗,讲述格斯尔为民除害、保卫平安、促进草原人民和睦相处建设美好家园的故事,与藏族的《格萨尔》统称为《格萨(斯)尔》。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6)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非遗”足迹

6月10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的格斯尔艺术家们进社区表演。新华社发(袁野摄)

“讲解《格萨(斯)尔》的历史,教孩子们演唱,是希望他们更了解蒙古族的历史与文化,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敖特根花说。

敖特根花是《格萨(斯)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金巴扎木苏的徒弟。2019年7月15日,在赤峰博物馆,金巴扎木苏、敖特根花和其他7位巴林右旗格斯尔说唱队成员为习近平总书记表演了《格萨(斯)尔》史诗说唱。

“总书记询问了《格萨(斯)尔》的传承情况,作为一名传承人,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培养好接班人,把《格萨(斯)尔》一代代传下去。”87岁的金巴扎木苏说。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7)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非遗”足迹

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唐昌布鞋”传承人赖淑芳在整理摆放制作完成的布鞋鞋底(4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习近平总书记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视,让敖特根花倍感温暖与振奋:“我们要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在传承中实现创新性发展。”

巴林右旗是“格斯尔文化之乡”。“目前,巴林右旗已形成聚合史诗演述、祭祀民俗、那达慕、群众文化等为一体的《格斯尔》活态文化传承系统。”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冰说,“落实总书记指示,大力扶持《格萨(斯)尔》等非遗传承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更加光彩夺目。”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8)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非遗”足迹

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唐昌布鞋”传承人赖淑芳在整理制作布鞋用的布壳(4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