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我们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国抗疫的进展以及中意两国的互动。在此期间,我们通过大众传媒了解中国防控疫情的有关信息,并收到一些来自中国同行的研究报告和消息,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对此我们也在意大利政治、经济与社会研究所的官方杂志上予以摘选发表。我们从这些信息中看到,中国以巨大的能量极力阻止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并即将取得胜利,为各国树立了榜样。此外,中国对世界,特别是对意大利,展示出真正合作与团结的重要姿态。我们对此印象颇深。例如,我记得装载中国援助物资的船只抵达的里雅斯特港的情景;我也记得,生活在罗马、普拉托和佛罗伦萨的华人团体,也是欧洲最大的华人团体,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为意大利抗击疫情提供了很多帮助。
孙彦红:总体而言,中国和欧盟都主张维护多边主义的国际秩序,主张国际合作,反对单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随着中国率先复工复产,而多数欧洲国家也逐步开始复工复产,如何在确保疫情不反复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复苏成为中国和欧盟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这也给双方创造了新的合作机遇。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的累计第四大外资来源地,而中国则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目前中国对欧投资存量已超过2000亿欧元,是欧盟的第八大投资来源地。这使得双方的相互支持对于共同实现经济复苏至关重要。另外,就中长期而言,在气候变化、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等领域,中欧合作的空间也很广阔。
法拉:就中欧合作而言,专家通常会将之区分为“硬”合作和“软”合作。“硬”合作涉及经济,此类合作应着眼于实现互惠互利。需要强调的是,互惠互利不仅关乎促进发展的数量,且涉及其质量。在这方面,我认为我们还需关注循环经济领域合作的重要意义。“软”合作涉及文化、科学和社会领域以及社区、地区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当前欧中面临的问题是要在这两种合作之间达成真正的平衡,共同提出有利于两种合作平衡的动议并积极落实。对于中欧建立和保持建设性的、忠诚的、和平的关系而言,这两种合作都非常重要。意大利政治、经济与社会研究所非常关注上述问题并与中方积极开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