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兴威说:“具体的项目、物资和资金是表象,最大的意义是改变了毛南族的发展理念。我们一手抓项目,一手抓意识转变,改变整个基层干部的发展理念,通过培训提升百姓的发展技能,提高群众素质。实践证明,原林业部当时确定的生态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的目标,极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不但解决了大石山区的生态,也为环江走绿色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
据统计,30多年来,环江县推进珠江防护林、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造林补贴等国家重点造林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森林抚育补贴、林业沃土、森林质量提升和森林景观改造等工程项目,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至72%,植被覆盖率提高26.3%,土壤侵蚀减少14.6%。环江县入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石漠化治理重点县”、“国家绿化模范县”、“国家石漠公园建设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试点县”和“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等。
生态扶贫精准给力
“环江县是率先提出生态扶贫理念的县,也是率先实施生态移民的县,我曾经代表环江县在1988年的国务院扶贫大会上作典型发言。1987年,环江县还有77户毛南族农民住在山洞里。当时,我们就提出了生态移民的理念,将北部大石山区不具备居住条件的第一批77户毛南族贫困户搬迁到南部相对条件适宜的区集体定居,由种玉米改为种特色经济林果,创新了生态移民的扶贫新模式,此举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认可并予以广泛推广。”肖兴威自豪地说。
从林业部到国家林业局,再到国家林草局,历任党组都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每年至少二三次定点调研,把脉生态脆弱地区的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县和国家贫困县的脱贫攻坚之路。1987年,率先在环江提出生态移民和生态扶贫的工作思路。毛南族群众说,“有的屯每户每年领取生态公益林补偿金8000多元,很多贫困户的人当上了护林员,只要把山上的树看好了,一年也就不愁吃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