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省份有着全国约30%的人口,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26.5%,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有关专家表示,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轮驱动”,必须从整体上加强科学规划,统筹布局,依托城市群、城市圈的发展,促进优势资源要素进一步集聚,统筹上中下游发展,重塑经济地理新空间,构建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加强生态保护治理
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
“黄河流经的大部分生态功能区都是国家主体功能区中的生态脆弱区,这些区域对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贾若祥说。
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看来,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保护好黄河生态,必须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作为重大工程。
“解决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下游黄河水患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治理水土流失,一是要增加植被,减少输沙量;二是要建设淤地坝,变黄土高原为农田和公园。”肖金成说,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总体上偏脆弱,要尽量减少对生态地貌人为的影响,在发展中要统筹好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关系。
“推动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向城市圈集聚、向城市群集聚,减少生态敏感区域的人类活动,将有助于黄河流域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而且,人口向中心城市和城市圈、城市群集聚也可以提高经济效率,由此带来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环境双驱动。”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陈建军说,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依托城镇化进程,形成从中心城市到城市圈、城市群、区域板块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