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生态”俩字出现了20次,这份文件传递了一个明显信号!(2)

“生态”俩字出现了20次,这份文件传递了一个明显信号!(2)
2020-05-19 16:17:14 中国环境

除此之外,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指导意见》将“加大美丽西部建设力度,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内容作为独立章节,从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稳步开展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和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缩短差距,补齐短板,发展是西部地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课题”,也应“快马加鞭”。如何在守住环境“底线”的同时,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高水平保护。

过去发展得慢,有交通、气候、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正是因为“慢”,在现阶段才能发挥其“后发优势”,将“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一方面,是发挥自身优势。比如依托自身的良好生态环境,《指导意见》提出要支持西部地区发挥生态、民族民俗、边境风光等优势,深化旅游资源开放、信息共享、行业监管、公共服务、旅游安全、标准化服务等方面国际合作,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依托风景名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等,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服务业,打造区域重要支柱产业。

另一方面,“借势借力”。比如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指导意见》指出要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

我们知道,“绿色”是“一带一路”的“底色”。《指导意见》将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方向,本身就是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指导意见》明确,将支持贵州、青海深化国内外生态合作,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挖掘自身的潜力。记者注意到,《指导意见》对于西部地区推动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表述是“充分发挥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在培育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改造升级上迈出更大步伐,促进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广泛应用并与之深度融合,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