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中国版“监管沙箱”扩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落脚“小微” (2)

中国版“监管沙箱”扩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落脚“小微” (2)
2020-05-12 16:53:57 科技日报

对此,陈文表示,按照央行对金融科技的界定,金融科技是要科技赋能金融。对于金融科技来说是要“正本清源”,以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很多都是没有持牌的企业,也造成了一定的风险。按照监管要求,金融业务还是要金融持牌机构来做,科技企业是起到“赋能”作用,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将相关项目纳入监管试点当中。

陈文表示,目前来看,金融科技监管试点一方面是推动金融机构自主进行监管科技试点,强化金融机构自身的金融科技能力;一方面是通过“监管沙箱”试点,探索科技类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在试点过程中,引导科技型企业为金融机构赋能,同时探索对赋能金融机构的科技企业进行有效监管。

纾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央行表示,此次试点将引导持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申请创新测试,在依法合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赋能金融“惠民利企”,纾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等痛点难点,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从这一要求可看出此次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落脚点是在小微金融。”陈文表示,这一要求体现了国家监管部门是在有意识地鼓励通过科技创新,来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升金融便民服务水平。

“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提升风控能力和服务效率等问题。”誉存科技创始人、CEO刘德彬表示,在我国,中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有数据显示,中小微的信贷渗透率仅有25%。银行的低息资金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最优资源,但由于很多中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多少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灵活等问题,导致金融机构无法使用旧有的信贷评估体系,准确识别企业的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这也是中小微金融难以普惠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逐步应用,拓宽了传统金融机构传递信息的渠道,也丰富了其办理业务的手段,通过降低运营成本的方式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