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危机中,中国选择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分享抗疫经验,展现了大国担当……我要向中国人民的勇气和严谨表示敬意。”近日,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对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表现作出这样的评价。
2020年初,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亲自指挥下,14亿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团结奋战,为世界筑起了第一道防线,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胜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评价说,中国人民为了遏制病毒传播所作出的牺牲,是对全人类的伟大贡献。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全球抗疫战场上,中国从未缺席。
人们看到,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同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通电话时,始终强调“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强调“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在3月26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习主席呼吁,“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他还提出“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等4点倡议,为全球抗疫合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与此同时,中国坚持公开、透明、负责任原则,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疫情、第一时间向全球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第一时间开展疫情防控专家国际合作。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高力说,早在去年12月31日就得到中方非正式通知。从今年1月3日起,中方定期与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时、主动通报疫情信息。第74届联合国大会主席班迪评价说,中国在防控疫情过程中展现出的领导力与透明度堪称典范。
从3月开始,疫情在全球加剧蔓延,波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公共卫生安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在国内疫情得到有力控制的情况下,向世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今天我们将满载中国捐赠给非洲的医疗物资飞往埃塞俄比亚。谢谢中国!”
“一路平安!中非友谊万岁!”
3月22日,埃塞俄比亚航空ET3751航班机组与广州塔台的这段对话令人泪目。这趟包机上满载着中国企业捐赠的抗疫物资,计划帮助54个非洲国家解决物资短缺的燃眉之急。
中国提供援助的远远不止非洲。截至4月19日,中国已向127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呼吸机等在内的物资援助,向15个国家派出17批医疗专家组。中国还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5000万美元捐款,毫无保留地与国际社会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专门建立了新冠肺炎疫情网上知识中心和国际合作专家库,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40多场技术交流视频会议,与国际社会开展疫苗和药品研发合作……
中国这么做,既是对国际社会在中方抗击疫情最困难时给予支持与帮助的回报,也是基于人道主义精神对生命的救助,更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以及人类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的真诚付出赢得了世界的赞扬。“感谢中国”成为意大利、西班牙不少媒体的热词;当中国医疗队抵达塞尔维亚,塞总统武契奇亲自接机并亲吻中国国旗;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录制视频讲话,感谢中国对欧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的支持……
借鉴中国经验,德黑兰、纽约、伦敦等多地建立了方舱医院,欧洲多国实施了流动紧急管控措施,美国试验血浆疗法,伊拉克新冠肺炎患者用上了中成药……特别是4月24日湖北武汉重症病例清零,意味着湖北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也意味着中国形成了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冠肺炎重症救治经验。这将为世界各国救治重症患者、拯救生命带来希望和曙光。
美国传染病学家克利福德·莱恩说,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的经验和举措具有开创性、启发性,可以帮助其他国家少走弯路。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获取中国疫情防控的专业知识和成功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工厂”正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生产抗疫物资,努力为各国防控疫情提供保障。加拿大《环球邮报》评论道,中国以创纪录的速度生产全球所需医疗用品,帮助人们渡过难关,这将创造历史。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认为,中国正在帮助其他国家,并参与供应一些关键物资,这将为全球抗疫带来重大改变。
中国不求回报,因为中国人深知,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让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感知。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新冠肺炎疫情不会是最后一次重大突发事件,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处于世界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人类应该如何应对?这场疫情已经给出了答案。
“战胜疫情,规则就是团结、团结、团结!”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如是呼吁。“这次大流行病,给世界大团结做出了很好例证。”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也发表社论。
确实,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团结合作、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才是人类战胜危机继续前行的希望。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新冠大流行将永远改变世界秩序》一文中所强调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靠自己的努力战胜病毒;解决当前的需要,最终必须与全球合作的愿景和计划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