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贵州省水城县构建搬迁安置点公共服务体系(4)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贵州省水城县构建搬迁安置点公共服务体系(4)
2020-03-29 11:42:20 新华社

如今,在海坪安置点,通过采取引进企业解决、鼓励创业扶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等,解决就业1525人,度假区内就业518人,引导外出务工就业938人,引导自主创业69人。

安心:公共服务贴心便民

“原来住半山腰,房是土墙房,土路坑坑洼洼,喝的是露天水,种的是荒坡地。做梦也想不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马路宽敞,吃水不愁,用电稳定,去社区办事也方便。”赵音写说。赵音写是从杨梅乡台沙村赵家寨组搬迁到海坪安置点的首批群众之一。

同样是首批搬迁贫困户的安信书,被安排到野玉海景区的舞蹈队里,旅游旺季为游客表演传统彝族舞蹈。“以前生活条件差,土地石漠化严重,能吃饱饭就算不错了。”安信书说。

公共服务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重中之重。水城县生态移民局负责人介绍,搬迁群众多来自深山区,原住区域交通极为不便,水电、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条件较差。因此,在安置点完善基础设施,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对吸引并稳定搬迁群众至关重要。

在水城海坪安置点,除日常生活必备的医院、学校、超市以外,还规划有“微田园”项目,村民可在指定区域种地,出产的时令蔬菜,卖到景区酒店和餐馆,村民可从中获益增收。这个项目让原有土地流转的村民,可以重拾种瓜种豆的乡村生活。

农民转化为市民,不简单。要从小事、琐事耐心抓、持久抓,小到开锁、开煤气、开电视、叠被子等,都要手把手示范,要让搬迁群众感到温暖,克服心理上的不适应,还要及时提供转接服务,帮助解决搬迁群众孩子的就学、落户等问题。现如今,水城县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宜居乐业,处处可见幸福生活众生相。

水城县移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易地扶贫搬迁是集中解决边远地区贫困群众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比较好的方式。搬迁安置点的规划设计要切合农村实际,以满足百姓生产、生活需求为主,预留后续产业发展空间。安置点的水电、交通、医疗、教育、商贸等配套设施要齐全,便于彰显搬迁前后公共服务差异。(郭坤刘久锋)

(责任编辑:李平书 CN0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