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前,水城县提前摸底、谋划就业服务,采取“组织安置、自主安置、委托代管”三种模式解决搬迁群众的生活就业问题。按照安置点全覆盖要求,建设就业服务所,精准统计用工和就业需求,采取“易扶搬迁+产业园区+就业”模式,为搬迁劳动力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就业创业服务。目前,累计对搬迁劳动力开展岗前就业技能培训9005人次,稳定就业12954人,基本实现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
在200户以上安置点,普遍设立人社服务窗口,通过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搬迁群众、周边企业岗位优先吸纳搬迁群众、周边产业岗位优先聘用搬迁群众、社区公共服务岗位优先推荐搬迁群众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通过开展丰富的老年活动,如手工、合唱、快板等帮助老人融入社区,对于一些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开发交通安全员、绿化、护路、治安巡逻等公益性岗位,解决50岁到70岁及弱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要是没有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我们现在还在老家愁温饱,哪能过上今天这种好日子。”今昔对比,海坪易地扶贫安置点的搬迁户梅毕长满脸喜悦。梅毕长老家在杨梅乡台沙村,搬迁之后,被聘为海坪彝族风情小镇保洁员,每月工资1700元。梅毕长还利用景区惠民政策,在海坪彝族风情小镇租下一间30多平方米的门面,在做好保洁工作的同时,还做起售卖洋芋、凉粉及各种饮料的小生意。
梅毕长的幸福生活,得益于海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创新管理模式。该安置点引进县平台公司盘活资源,鼓励搬迁群众以房屋面积入股公司,由经营公司改造为特色实体店、小旅馆、小作坊经营,所得利润按比例分红,共同打造家庭旅馆23家100个床位,仅2018年消夏文化节期间就实现家庭旅馆旅游接待人数1050人次,实现经营收入8.1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