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政协第33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宣传教育和依法打击并重,推动形成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的思想自觉。
滥食野生动物是一种陋习。近年来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动物栖息环境显著改善、种群数量稳中有升、繁育利用产业日趋规范。但受传统饮食习惯和猎奇、炫富、滋补等错误认识影响,有些人肆意放纵自己的口腹之欲,甚至进行炫耀性消费,将食用珍稀野生动物,视为身份地位、经济实力的象征。在这种畸形的饮食消费观念鼓噪之下,滥捕滥杀野生动物屡禁不止,“野味产业”不断泛滥。
滥食野生动物既破坏生态平衡,又容易引发公共卫生风险。野生动物身上携带的大量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在猎捕、宰杀、加工、交易和食用的过程中极易被扩散传播;滥食野生动物不仅不能滋补身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严重者甚至致病毙命——可见,食用野味的人大抵都存在不科学、不健康的饮食观念,而这又是由于缺乏卫生安全防范意识和绿色环保意识所致。
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根本在于转变思想观念。要广泛深入开展科普宣传,将爱护野生动物、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纳入义务教育课程,将拒食野生动物纳入健康中国行动,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要趁着民众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劫难还记忆犹新,我们切记要痛定思痛、亡羊补牢,以法治方式防止有些人“好了伤疤忘了疼”、抑制其对于各种野味的无限食欲,强化民众对于大自然的敬畏,自觉拒绝食用野生动物,逐步形成食用野生动物可耻可恶的社会观念,推动全社会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