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奔走“疫”线,我想为你的微信步数点赞!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奔走“疫”线,我想为你的微信步数点赞!
2020-03-10 17:44:55 中青网

防疫期间,很多人宅在家,

微信步数很少过百。

可有一群人微信步数总是过万,

频频占领封面。

他们是谁?

他们是那些手握方向盘的人,

是那些奔走在社区里弄的人,

是那些忙碌在工地、医院的人……

他们是生命的守护者。

“我不累,

我要一直干到疫情结束才回家”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奔走“疫”线,我想为你的微信步数点赞!

“我年轻,这个任务让我上!

不管遇到任何困难,绝不退缩!”

2月3日,武汉公交789路

23岁的司机陈强,

主动请缨

要求负责运营“红眼公交”,

通宵接送四川援鄂医护人员。

从2月4日开始,

他和医护人员同住酒店,

每晚7点20分到第2天凌晨5点,

往返于武大人民医院东院

与酒店之间10余次,

全力保障医护人员的通勤需求。

“我不累,从一线回到家中等待

才是真的累,

我要一直干到疫情结束才回家。”

当队长提出

要让其他司机替换他时,

已连续通宵15天的陈强

仍不肯回去。

“我要一直守护这座城市,

直到她重新恢复烟火气!”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奔走“疫”线,我想为你的微信步数点赞!

穿坏3双鞋,

运送装卸医疗物资,

安装呼吸机、紫光杀菌机器人……

疫情暴发,他本已离开武汉,

却又选择重新返回,

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为把南京的一批

医疗器械物资运往武汉,

他几度辗转,几夜未眠,

终于,211台医疗设备车

和1000个病历夹

被及时送达火神山医院。

他却在第二天早上收到

医疗物资还需要换地方的通知,

路上没有车,也找不到人帮忙,

怎么办?

他找到了朋友,用小车分8趟,

用了两天一夜的时间,

把所有的货物全部运送到了

蔡甸的临时仓库。

他说,“哪怕我们多跑几次,

哪怕人再辛苦,

也要及时把第一批物资

送到医院去。

我要一直守护这座城市,

直到她重新恢复烟火气!”

“我们不拼命不行啊,

这是人命关天的事”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奔走“疫”线,我想为你的微信步数点赞!

疫情期间,

医疗废弃物大量增加,

亟需人力清理。

“如果一个不来,两个不来,

谁来保护医院?

谁来保护医生病人?”

大年初一,

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后勤人员李师傅,带了一床被子

和一些生活必需品进入医院,

投入到了消杀

和医疗废弃物处理工作中。

他每天都要背着

装满了消毒液的喷洒箱

在楼道、电梯里四处消杀,

同时还要快速处理生活垃圾、

餐余垃圾、病人的呕吐物……

有时候要忙到凌晨一两点。

他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我现在是体会到了。

我们不拼命不行啊,

这是人命关天的事。”

“时间就是生命,

任何任务都经不起一刻拖延”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奔走“疫”线,我想为你的微信步数点赞!

物资协调、周边防控、

摸排交底、信息报送……

凌晨1点,

中建一局援建武汉火神山和

雷神山医院项目总指挥邓委

还在工地上忙碌着。

1月27日,武汉封城的第四天,

他从湖南老家奔赴武汉支援。

“时间就是生命,

任何任务都经不起一刻拖延。”

邓委带领团队日夜鏖战,

平均每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

有时候,连吃饭喝水都顾不上。

经过多天连续奋战,

他们圆满完成了火神山医院

3#、4#楼,32台风机、

1300平米通风管道

和500平米保温管道的安装任务。

火神山医院施工完成后,

他又带领团队转场

雷神山医院支援建设,

确保项目如期交付。

他说,“这是最艰苦、最历练,

也是最走心的一次总指挥。”

“我的命是地震里捡来的,

我只想为这座我爱的城市做点事”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奔走“疫”线,我想为你的微信步数点赞!

疫情暴发,

90后女孩王利本有机会离开武汉,

但她选择了留下,

成为了一名社区保障队司机。

2008年汶川大地震,

她的家乡绵竹受灾严重,

是各地涌来的救援人员

和志愿者给了她生的希望。

如今面对亟待支援的武汉,

她不能离开。

从早上7点半工作到晚上9点,

每天至少要跑100公里。

中午往往只能吃一碗泡面,

晚饭也要等到收车之后……

虽然疲惫,但她却感到满足。

“我很喜欢武汉,

只想尽自己的力量来守护她。”

“别人为咱,咱不能干坐着”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奔走“疫”线,我想为你的微信步数点赞!

1月23日,武汉封城。

“公共交通停运,

很多打不到车的一线医护人员

只能步行或者骑单车回家。

他们辛苦地为咱们,

咱们不能干坐着。”

于是湖北能源鄂州发电公司

财务部主任马冰

便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接送医护人员,

拿药取药送药,

帮助群众采购运送生活物资,

解决驻厂职工后顾之忧……

不同的战场,同样的坚守。

妻子雷建英是一名社区干部,

服务三个小区共2000户6000余人,

测量体温,汇总表格,

小区值守,环境消杀,

物资分发……事无巨细。

他们还把新装修的

还未搬迁的房子,

无偿提供给医护人员居住。

他说,“坚持做正确的事,

武汉的春天很快就会到来。”

“把患者的样本尽快安全送达实验室,

是我的职责”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奔走“疫”线,我想为你的微信步数点赞!

“若有战,召必回!”

2月19日,

48岁的退伍军人刘森波

从广州赶赴武汉。

他主动请缨承担高风险任务——

收取和运送武汉雷神山医院

患者病毒样本。

刘森波每日要跑两趟收取样本,

并在层层密封和消毒后,

在半小时内把样本

送到指定核酸检测实验室。

他说,“把每一位患者的样本

尽快安全送到实验室,

是我的职责。

以前入伍是为了守护人民安全,

现在到武汉是为了

守护人民健康。”

“只有在困难的时候都伸出手,

才能渡过难关”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奔走“疫”线,我想为你的微信步数点赞!

“要不我去做闪送,

帮你们送东西吧?

不能让参与一线抢救的人

没有饭吃!”

偶尔听在疫情防治

定点医院工作的妻子

提及外卖和快递基本都停了,

一些在医院留守的医护人员

或者封闭小区的居民

采购物资非常困难。

胡师傅随即作出了一个决定:

成为一名闪送员,

帮大家采购和递送物资。

于是,他白天在社区服务,

晚上接单助人。

每天7点多,

胡师傅都先去社区报到,

消毒喷洒、体温检测、

提供生活保障,

中午匆匆扒几口饭后,

收取垃圾、进行采购、送货上门。

而夜晚,17点多出门开始接单,

一直等到22点左右再回去。

对于送往医院的订单,

他一律分文不取,免费配送。

即便妻子被要求留院隔离观察,

他依旧没有停下手头的工作,

他说,“只有在困难的时候

都伸出手,

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渡过难关。”

“疫情不走,我不走”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奔走“疫”线,我想为你的微信步数点赞!

疫情暴发,

听说武汉有医护人员

一时间忙得吃不上热饭,

她心急如焚。

2月3日,她带着厨师和食材,

“逆行”十几个小时,

驾车从成都赶到武汉。

第二天,就开工做饭。

没有防护服,她就穿着雨衣,

开着自己的车

到各家医院免费送餐。

有一次,她给医护人员做了

两种口味的饭菜,

问他们喜欢哪一种?

一位医护人员说:

不挑,都很好吃,

可能过几天

就不一定吃得到这口味了。

这句话,深深击中了她。

“雨衣妹妹”说,

“我要坚持到疫情结束,

直到不需要为止。

疫情不走,我不走。”

“这么多人都来支援我们武汉,

我作为一名铁路人,

也一定要冲在前面!”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奔走“疫”线,我想为你的微信步数点赞!

晚上8点34分,

由广州开往武汉的G76次高铁

准点抵达武汉站一号站台。

车门刚开,

33名高铁客运员组成的

党团员突击队

直接上手开始搬运医疗物资。

他们必须在停靠的7分钟时间内,

把300件医疗物资安全卸下车厢。

接下来,他们还要把这些

医疗物资运送到转运车辆上。

从列车门打开到转运车离开,

一共只花了43分钟。

值班站长贾青青是突击队的一员,

她每天需要掌握

车次、数量、车厢,

协助调整列车停靠站台股道。

一件50多斤重的医疗器械,

她搬起来就走。

他们平均每天要徒手搬运

一千多件抗疫物资。

近两万件医疗物资

在他们的手里,

全部在第一时间安全转运。

有人问她,

每天在车站奔波忙碌,

接触那么多人,你怕不怕啊?

贾青青回答:

“担心还是会有的,

但是看着这么多人

都来支援我们武汉,

大家众志成城才能战胜疫情,

我作为一名铁路人,

也一定要冲在前面!”

微信步数背后,

是守护,是担当,是相信。

这场战“疫”,

不是一座城市的战斗,

而是所有普通人的战场。

他们挺身而出,

用平凡之躯守护着生命之光。

当阴霾散尽,当春暖花开,

我们会记得,

是他们用不断刷新的微信步数,

带我们驶向春天的彼岸。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作家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

建设性新闻工作坊

联合出品

中国青年网记者:李慧慧杨月

通讯员:齐悦蒙晓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奔走“疫”线,我想为你的微信步数点赞!

(责任编辑:苖玉轩 CN074)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