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解辛平:古田之光耀征程(14)

解辛平:古田之光耀征程(14)
2019-12-28 13:49:42 中国军网

当年的古田,只有3条石板路与外界相通,红军交通员传递军情犹如古人驿马传书。毛泽东曾这样问红军战士:站在黄洋界能看多远?红军战士说:能看到江西、湖南。毛泽东却对他们说:站在这里能看到全中国,看到全世界。

这,就是先辈们的开阔视野和博大胸怀,就是共产党人穿越历史、走向未来的精神通道。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传承古田会议精神,面对时代考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唤起改革的勇气,弘扬创新的精神。

(八)

古田会议召开的1929年的冬天,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印证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预言。随着危机的蔓延,漫天风雪中,西方世界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迷惘。

而此时,在东方古国的群山中,一群马克思主义的信徒与民众一起,以面貌一新的阅兵式度过20世纪30年代的第一个元旦。军民联欢,人声鼎沸。人们都相信,在古田经过思想洗礼而脱胎换骨的这支队伍,必然会拥有光明而伟大的未来。

没有谁比毛泽东更知道这个未来的壮美。1930年1月5日,即古田会议一周之后,在离廖氏宗祠仅一公里之遥的“协成店”二楼厢房,毛泽东夜不能寐,思接千古,神游万仞,挥毫写就了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这篇震古烁今的雄文中,毛泽东满怀革命浪漫主义激情,热情讴歌即将到来的中国革命高潮——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革命的星火,在闽西的山林中燃起,终成燎原之势;思想的火炬,照耀着革命的征途,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哈佛大学研究员罗斯·特里尔如此评价,古田会议之后,“党便由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化成了一个每日都在的实体,党便来到了夜晚营地的篝火边,来到了每个战士的身旁。”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