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清水南来润民心——写在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之际(2)

清水南来润民心——写在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之际(2)

有专家表示,南水北调工程不是一般意义的水利工程,它承担了供水与探索解决生态问题的双重责任。

阳光下,南水北调中线河南省焦作市区段流水潺潺,河段旁的人行跑道上不少居民在锻炼身体。南水北调中线干线焦作管理处安全科负责人王守明介绍,南水北调焦作段未建之前,这里“环境脏乱差,环境配套措施不完善”,通水之后,总干渠为焦作增加了50万平方米的水面,给焦作人民送来了水的灵性,也改变了焦作市区的“小气候”。

南水给沿线百姓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汩汩清水就是最好的见证: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东线一期工程输水干线水质全部达标,并持续稳定保持在地表水水质Ⅲ类以上;中线水源区水质总体向好,输水水质一直优于Ⅱ类。

图为2019年10月,中国经济网记者在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段拍摄的无人机采样、水质检测。中国经济网资料图年巍/摄

生态效益逐步扩大

我国北方缺水问题由来已久,制约着华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5年来,水利部综合考虑防洪安全、水源区和受水区供水等因素,在补充河湖水源、回补地下水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干涸了几十年的滹沱河重现碧波荡漾,是南水北调工程生态补水效益的最好例证。河北省水利厅防汛办公室副主任于清涛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20多年来,滹沱河几乎常年无水。自从南水流入后,水清、岸绿、景美,生态效益非常明显。”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不断推进,工程生态环境效益正逐步扩大。在东线,先后通过干线工程引长江水、引黄河水向南四湖、东平湖补水2亿多立方米,极大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