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守望80年的土房 永恒不变的初心 赣南苏区曹承凤家“三栋房”记事

守望80年的土房 永恒不变的初心 赣南苏区曹承凤家“三栋房”记事
2019-11-16 11:25:24 新华网

新华社南昌11月15日电

题:守望80年的土房永恒不变的初心——赣南苏区曹承凤家“三栋房”记事

新华社记者刘健、李兴文、刘敏、郭强

历史沉淀的细节,往往折射出一个政党的民心向背,衡量出人民群众的分量。

86年前,赣南原中央苏区兴国县长冈乡,发生过这样一个温暖的故事:贫农马荣海家不慎失火,苏区干部出工捐钱,帮助他盖新房。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长冈乡调查》中,引用此事,述说鱼水深情。

时隔86年,马家几代后人曾多次动议,最终都没舍得拆除这栋闲置多年的土房子,因为这里铭刻着深深的党恩。

来到长冈村马荣海的孙媳妇曹承凤家,86年前盖的土坯房、改革开放初期建的两层青砖小楼、9年前新修的三层半小楼呈“品”字状矗立在一起。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三栋房,收纳着重重叠叠的光阴,记录着血肉相连的情感,承载着永恒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也书写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响亮答案!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3)守望80年的土房 永恒不变的初心——赣南苏区曹承凤家“三栋房”记事

站在曹承凤家9年前修的三层半小楼上俯瞰86年前盖的土坯房(7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郭强摄

盖土房

低矮的房间、斑驳的土墙,推开第一栋土坯房的木板门,仿佛一下回到80多年前的苏区。

1933年春,苏区贫农马荣海家不慎失火,一间半泥土坯、茅草顶的房屋瞬间被大火吞噬。惊慌中逃出的老马一家茫然失措。

贫苦家庭,盖房何其艰难。

时任乡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昌宝闻讯赶来说,老马,人没事就行,房子大家帮你一起盖!

傍晚,七八名乡苏维埃干部来到老马家,安顿一家老小,商议盖房事宜。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发动互济会和群众捐钱募料,清理废墟,着手盖房。大家三三两两一组,捡石头、和砂浆、砌土墙、铺茅草……

短短几天,一栋新房就立在老马面前,一起立起来的还有共产党人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的形象。

1933年11月,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同志来到这里开展农村调查,把这个故事写入了《长冈乡调查》。他在随后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说:“长冈乡青年壮年男子百个人中有八十个当红军去了……什么理由呢?举几个例子就明白了。长冈乡有一个贫苦农民被火烧掉了一间半房子,乡政府就发动群众捐钱帮助他。”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2)守望80年的土房 永恒不变的初心——赣南苏区曹承凤家“三栋房”记事

这是86年前,苏区干部帮贫农马荣海盖的土坯房(7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郭强摄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赣南瑞金成立,明确政权的性质是工农民主专政。这打开了一页崭新的历史——不同于以往一切剥削阶级掌握的旧政权,这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新政权。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一首《苏区干部好作风》传唱80多年。给群众送米送油,帮群众架桥挖井,为群众创办消费合作社……这样的故事在80多年前的赣南苏区俯拾皆是。在长冈乡,一句妇孺皆知的话流传至今:“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

一房、一桥,一井、一米……于细微之处见初心。

80多年前,群众为何拥护共产党?答案就在这一个个故事中,在这一间土坯房里。

80多年后,这间土坯房历经风雨依然伫立不倒,当年盖房的场景也浓缩成一座《苏区干部帮助贫农马荣海盖房子》实景展,定格在兴国县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

“这间土坯房就是共产党人一心为民初心不变的生动映照。”陈列馆讲解员钟慧对前来参观的人说。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4)守望80年的土房 永恒不变的初心——赣南苏区曹承凤家“三栋房”记事

曹承凤推开86年前盖的土坯房的木板门(7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郭强摄

护老房

虽然老房早已闲置,但老马的几代后人却一直没有拆掉,其中缘由,让人思忖良久。

一嫁到老马家,曹承凤就听说了这个在家里代代相传的故事。当时,家里在打土豪分田地中又分得了两间地主的青砖房,全家七八口人挤住一起,老房当作厨房依然在用。

1982年,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后,马家日子渐渐好转。曹承凤和丈夫在老房边盖起了一栋两层青砖小楼,老房从此闲置下来。

不久后,家里为闲置的老房起了一次争执——

原来,老房年久失修快倒了,曹承凤想拆掉,丈夫却提出想重新翻修下。一算账,要花200多块钱,曹承凤更犹豫了。

“那时,盐才5分钱一包,火柴才2分钱一盒,200块钱可不是个小数!”她记得,那年她脚疼得厉害,医生开了三包药,一块五毛钱一包,但丈夫却只买了一包,因为翻遍全身凑不够钱。

争论中,丈夫给她讲起了道理:因为这栋房,爷爷马荣海一直念着共产党的好,后来参加了革命,还把两个儿子一起送去参加红军。后来,一个负伤回来了,一个永远倒在长征路上,名字镌刻在县城烈士陵园的墓碑上……

“这栋房里面有当年苏区干部关心群众生活的优良传统,它是马家的,又不仅仅是马家的……”

一番话后,曹承凤理解了。

秉持为民初心,终将赢得民心所向——

80多年前,长冈乡一百个青壮年男子中约有80个参加了红军,全乡1500人认购了5400块钱的公债;

兴国,23万人,8万多人参加红军,5万多人牺牲,走出了56位共和国将军;

赣南,240万人,33万人参加红军,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赣南籍烈士倒下。

“苏区时期,为什么群众不畏生死争相当红军?为什么把最后一碗米送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为什么中国革命能取得胜利?答案或许就蕴藏在这间土坯房里。”兴国县党史办副主任丁志操说。

这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深情,这种深情化作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至今。

80多年初心不改,80多年恩情未忘——

丈夫去世后,曹承凤接替他承担起守护老房的使命,土坯房被加固,还盖上了青瓦。几十年来,老房早就没有用场,她却再也没动过拆除的念头。

前两年,眼看着村里家家户户买起了小轿车,儿子也很心动,想拆掉挡住车辆进出院子的老房。曹承凤坚决反对:“人要记恩,这栋土坯房里有党的恩情,老马家要一直传下去!”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1)守望80年的土房 永恒不变的初心——赣南苏区曹承凤家“三栋房”记事

曹承凤家的三栋房呈“品”字状矗立在一起(7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郭强摄

建楼房

红瓦坡屋顶,白瓷砖外墙,冰箱、空调、洗衣机……走出老房,来到马家第三栋房。

80多年前,马荣海一定想不到,后人能住上这样的房子。

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曹承凤讲起家里像燕子衔泥一样盖起这栋房的故事:儿子长大成家,在外打工挣了钱,一开始在老房边盖了一栋平房。后来,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房子也不断加盖,终于在2010年盖成了这栋三层半小楼。

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前些年不少群众依然住在透风漏雨的土坯房里。2011年,赣州171万农户中仍有69.5万户住在土坯房中,占当地农户总数的40%以上。

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率先启动的就是危旧土坯房改造。如今,69.5万户群众已彻底告别了土坯房。

“除老马家这栋外,村里基本没人住危旧土坯房了。”长冈村第一书记程亮亮说。

“在房屋改善的同时,产业扶贫也在苏区全面展开。”

距曹承凤家不远处,长冈村驻村扶贫干部王小英为说服贫困户傅学达发展产业,三天两头跑到他家,但穷怕了的傅学达顾虑重重。

“亏了算我的。”王小英不放弃。

傅学达,这个内向的汉子眼眶湿润。曾经,因为穷,他一家生活捉襟见肘。如今,他家不仅建起了鸡棚,还养起了鱼,妻子在工业园区务工,家里搬进了安置房,年收入四五万元。

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政策实施7年来,赣南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减贫,176万人摆脱了贫困。今年,赣南预计将整体脱贫。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5)守望80年的土房 永恒不变的初心——赣南苏区曹承凤家“三栋房”记事

曹承凤家院子外墙上写着“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几个大字(5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郭强摄

党心连民心,感党恩跟党走——

如今,村里将长冈乡调查纪念馆、列宁小学旧址、马荣海故居等串起来发展红色旅游。

看着自家三栋房,曹承凤感叹,没有党的好政策,哪住得上楼房,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要感谢党!

在她家三层半小楼外墙上,挂着一块“党员家庭户”的小铁牌;院子外墙上,“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几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

(责任编辑:李平书 CN0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