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严监管理念引导下,创业板重组市场乱象得到了有效治理,市场逐步回归服务产业发展本源。从行业看,创业板公司重组标的集中于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这5类行业占到了重组方案总量近50%。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等热点领域盲目跟风跨界并购大幅减少。在业务规模方面,资产重组实施完成的289家创业板公司2018年平均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2.19亿元、23.79%,非重组类公司2018年平均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24亿元、18.20%,重组公司业绩规模大、增长率高,外延并购对创业板公司的发展壮大正面作用明显。
“经过10年发展,通过有效运用并购重组工具,创业板企业实现了产业整合与结构优化,拓展了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渠道,推动了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为支持国民经济建设、深化改革、推动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锐表示。
改革的信号越来越清晰
创业板设立以来,市场稳步发展,运行总体平稳,制度体系行之有效,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随着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也对创业板提出了更高要求。
创业板的市场规模仍有发展空间,首发条件包容性有待提升,市场覆盖面仍需扩大,板块龙头基石企业还需增加,再融资制度等仍有改进空间,创业板市场基础性制度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便能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服务国家战略。
创业板改革步伐不断提速。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