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我们每年高速公路的建设里程从70公里升至最高196公里,无论是从速度、质量还是新技术的应用上都是空前的。”在北京交通系统耕耘15年,赵阳还是第一次肩负这样一项艰巨但却划时代的工作:建设规模大、建设强度高、建设里程长,但与此同时,如果交通不“通”,或通行较缓,区域经济发展势必难“融”。赵阳深深意识到“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先行”的迫切性,所以在她2016年出任北京市交通委京津冀协同发展处处长伊始,就给自己立了一个“小目标”——让交通不再成为制约民众出行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因素。
这一目标正在成为现实。在“新国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记者看到,“五纵两横”的综合交通主干路网不仅疏通了北京市区通往新机场的“动脉”,还实现了北京中心城区与天津、保定、廊坊等城市的快速连接;在天津港,来往的货轮在渤海湾穿行,形成一道道弧形轨迹,据天津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发部经理王磊介绍,天津港集团与河北港口集团已签订战略协议,共同打造环渤海港口群,而北京将依托津冀港口群,继续在无水港领域发力;在雄安新区,构建“四纵两横”高速铁路网和“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已纳入新区建设规划,这座镶嵌在京畿腹地的未来新城,将成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新枢纽。此外,国家高速公路网7条首都放射线北京段全部建成,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廊坊北三县交通一体化架构日渐清晰,京津冀“1小时通勤圈”初露头角……纵横交错的一体化交通网,将京津冀三地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新机场高速大部分路段已投入运营。
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2015年12月8日在京联合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简称《规划》),提出将在京津冀地区构建“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总体空间布局,提升交通智能化水平,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交通体系。计划到2020年,京津冀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网络将基本形成,城际铁路主骨架基本建成,公路网络完善通畅,港口群、机场群整体服务水平、交通智能化、运营管理能力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赵阳向记者表示,目前京津冀三地正协同推进《规划》有条不紊地实施和落地,而在促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进程中,三地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沟通机制已经常态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成效明显。“以前我们讲‘要想富,先修路’,现在我们讲‘要想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也要先修路’,过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骨架,起到支撑作用,那么现在,我们更想发挥的是引导作用,通过交通的延伸和触达,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的转移、升级和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