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因地制宜更有人情味儿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必须解决好农村垃圾处理这个难题。中央提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农村垃圾是主攻方向之一。政府在资金、人员、设备等硬件上不断补齐短板的同时,做好农村垃圾分类,更得立足农村实情,多分析农村垃圾分类工作面临的共性问题,多制定因地制宜的模式,才能让更多村民体会到人情味儿,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本区没有厨余垃圾处理场,全区的厨余垃圾都要送到几十公里外的昌平阿苏卫。所以,即使村民在家中分好类,把这些垃圾运输到专业的处理场,其高昂的费用也可能令本不富裕的山区望而却步。”门头沟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该区山区乡镇面临的共性问题。
门头沟区想了个妙招:既然不方便运输,不如就地消化,在山区乡镇建立镇级环保中心,通过采购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实现“厨余垃圾不出镇,化作春泥更护花”。山区人口本就不多,生产出的厨余垃圾自然量也不大。经过一次性投入,安装好的新设备能令厨余垃圾变成肥料,滋养山林。再通过一定的奖励机制,把村民家中的厨余垃圾源源不断地收集上来,形成了良性循环。采访中,不少村民点赞发生在身边的变化,也反映出了政府把工作落到了实处。
“垃圾分类,为的是咱自己家的好环境。”在采访中,不少村民都有这样的认识,“从小在这里长大,和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在村民看来,参与垃圾分类,除了能获得奖励金、随时取用绿色肥料外,更重要的是,这项工作令祖祖辈辈生活的小村变得更加美丽了。由此看来,做好农村垃圾分类,还要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记者注意到,东马各庄村、辛庄村、森水村的村民能够坚持多年参与分类,是在心底有这样的认同:村庄环境与自己密切相关。如若不然,各家自扫门前雪,势必形成不少卫生死角,又怎能时时刻刻保持干净整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