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再走长征路,沿途不时出现的一座座“红军桥”,让记者难忘。
红军长征涉越过近百条河流,逢水架桥成了家常便饭。这些桥,每一座都有故事。
村民走过位于贵州省黎平县高屯街道上少寨村的红军桥(7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信任之桥
贵州黎平县高屯街道上少寨村河边,有一座80多年前红军整修的桥,当地人称作“少寨红军桥”。
“上少寨村和下少寨村村民出行,多年来全靠这座红军桥。”上少寨村民吴锡焰说,当年他爷爷和伯伯参与了修桥。
1934年12月中旬,红军先遣连进寨。那时,国民党造谣,说红军杀人放火,当地人大多躲到山上,只有一些老人在家。先遣连进寨后宣讲红军是穷人的部队。战士们看到八舟河上的桥又矮又小,提议修整。
“红军讲话和气,留寨的人就把外面躲藏的人喊了回来,找些树、木板,跟红军一起修桥。”吴锡焰说,有的村民还把家里的门板卸下来做桥面。
80多年来,这座红军桥经多次维修,现在1.5米宽,50米长,有18个木制桥墩。吴锡焰说:“寨子有村规民约,要保护好这座桥,洪水来了,就把桥板拿走存起来,水一退再架上去。为了纪念红军为我们架桥的情谊,这座桥我们会一直用好、保护好。”
记者了解,在少寨村红军桥下游约200米处,一座可以行汽车的水泥桥刚刚落成。桥还未命名,当地村民已经叫它“新红军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