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浙江村”重生记:从京城奇村到沧州“明珠”

2019-04-19 13:13:59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骆国骏、方立新、涂铭、强晓玲、孔祥鑫、李嘉瑞

35年前,35岁的河北沧州人于桂亭第一次到美国纽约,在纽约郊外的一个大型商场考察时,他萌生了一个梦:有朝一日在自己的家乡打造这样一个商业“巨无霸”。

25年前,18岁的浙江乐清人王立弓在北京寒冷的冬夜,一个人用力蹬着满载货物的三轮车,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打拼出自己的家、自己的工厂,让生活不再艰辛。

15年前,12岁的北京丰台少年王佳放学回家路过嘈杂而又脏乱的街口,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他心里充满了期待:这片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什么时候能静下来、美起来?

……

人人都有梦。当人们逐梦前行,千千万万个体的梦发生交集,如同百川入海,互相激荡,就会造就一个伟大浩瀚的时代。

于桂亭、王立弓、王佳,这三个生于不同年代、长于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他们的梦想汇聚在一个叫“浙江村”的地方。

20世纪80年代,浙江村在北京城南一隅应运而生。三十年间,伴随着于桂亭、王立弓、王佳他们的“梦圆之旅”,“浙江村”也经历了涅槃般的重生。

▲2016年5月25日,工作人员正在向商户进行疏解政策宣传。受访者供图

扎根异乡

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这在早期来到北京讨生活的“浙江村”“先驱”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那个雪夜,是王立弓内心的一个坎,也是他一直渴望安定的注脚。

今年40出头的王立弓,至今仍记得二十多年前那个格外寒冷的冬夜。那是一辆装满呢料大衣的三轮车,他要赶在凌晨4点送到大红门服装批发早市。途经一座立交桥的大坡道,“车实在太沉了,根本蹬不上去”。

人本就瘦小,四处更无帮手。王立弓只好卸下货物分批次往返抱上坡道,车子轻了蹬上去,再把货装上。“那个时候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在开市前把货送到。”话毕,神采奕奕的王立弓沉默了良久。

从16岁跟随叔叔在大红门附近做服装加工,到如今旗下拥有三个服装品牌,资产上亿元,王立弓说起北京创业,除了苦,更多希望自己“不再漂泊”。

王立弓的创业经历,是很多早期在北京“浙江村”打拼的浙江商人的一个缩影。

“浙江村”商户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温州,以乐清人居多。温州靠海,田地不多也不肥。如果不冒险出海,在家种田是没有出路的。

改革开放前,一些心思活络的浙江温州人到外省闯荡。担着扁担,到周边省份做小生意;或是跟着同乡,到远则西北、近则江南的地方学徒做工。

1988年,14岁的浙江乐清姑娘庄碎蕊就不再上学,跟同乡学了裁缝手艺。18岁时,便与大她一岁的同乡小伙子陆朝银来到北京大红门。

每天,庄碎蕊带着弟弟和同乡,在租来的平房里缝衣服。陆朝银蹬着三轮车,到路边摆地摊。每天,庄碎蕊缝出几十件衣服,陆朝银就能卖出几十件衣服。到了晚上,缝纫机收起,台面上睡个人,台面下也能睡个人。

有人用“四千”来形容早期的浙商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这在早期来到北京讨生活的“浙江村”“先驱”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外出闯荡的浙江温州商人是生活所迫,那么到了今天,闯荡已经成了浙江人的基因。

90后浙江女孩臧雅丹,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已经在杭州有了一份稳定的教师工作。但她不愿意过那种一眼看到头的生活,于是来到北京大红门,经营起了服装生意。

浙江金华人苏小竞,曾经在家乡的保险公司工作8年,有房有车,日子安逸,但内心里的那颗闯荡的火种从未熄灭。来大红门时,他已经30岁。

这样的故事,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浙江商人臧雅丹从大红门来到沧州后,店铺越来越红火。(供图/杨铁梅)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