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穷山坡”奔向“金银窝” 十八洞飞出欢乐歌(3)

2018-12-23 16:08:18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十八洞的致富门路越来越广。一家企业投资办起山泉水厂,村民进厂当了工人,村集体也有了至少50万元的年收入。40多名妇女在家绣苗绣,去年一年就收入26万元。老人在家门前摆个小摊卖山货,收入也不错。

十八洞人的笑声发自内心,歌声也洋溢着幸福:“苗家住在高山坡,境内自然资源多,精准扶贫来领航,户户脱贫奔小康。”

“要想快脱贫,全村一条心”

“金鸡开了口,凤凰开了声,要想快脱贫,全村一条心。”

十八洞是13年前才由飞虫、竹子两个村庄合并而成的新村,村子合了,人心难合。原飞虫村离国道近,给原竹子村修路、架电,绕不开飞虫的土地。建旅游设施,也不能不占用土地。当时,村集体没有收入,一分钱补偿也给不了。因此,群众没少出难题。工程好不容易开了工,又被村民阻拦,被迫停工的情况,常有。

人穷,志短,容易得“软骨病”。一些人巴不得政府把自己的衣食住行全包下来。花垣县委委派的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不久,就把破除村民“等靠要”思想,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当成首要工作目标。

工作队有办法。举办篮球赛、苗歌会、赶秋节、文艺晚会,把原来两个村子四个寨子群众的心,往一块拢;组织留守妇女,成立苗绣专业合作社,组织青年成立民兵突击队,担当急难险重任务,两支队伍成为工作队开展工作的好帮手;每年一次对16岁以上村民支持公益、遵纪守法、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情况量化打分,张榜公布,让排名靠后的,“红红脸、出出汗”;借助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党支部、村委会,给群众一个信得过的领导班子。

潜移默化中,十八洞人的脑袋富了、干劲足了。近五年,村民自愿投工投劳3000余个,建起许多公共项目。

村民龙先兰是个孤儿,破罐子破摔,喜欢喝酒、打架、闹事,四年前曾闯进副省长主持的座谈会要饭吃。扶贫工作队队长把他当成亲兄弟,温暖他、帮助他、感化他,使他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脱贫又“脱单”。如今,龙先兰用自己和妻子的名字,为自己生产的蜂蜜注册了商标,成立了养蜂合作社,把118户养蜂户联系在一起,规模扩大到1000多箱。龙先兰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老板”。

新修订的十八洞村规民约,有了这样的新开篇:“雨露阳光,润我家乡,饮水思源,自立自强……”

(责任编辑:路子康 CN078)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为您推荐:

    “马难活”脱贫记

    2018-11-07 15:26:01 宁夏 脱贫

    一支蜡刀“画”脱贫

    2018-12-15 20:02:11 蜡染

    肖流标脱贫记(图)

    2018-11-28 15:55:51 脱贫

    新疆轮台:以白杏促脱贫助增收

    2018-11-27 17:29:22 新疆轮台

    深度贫困村为什么能更早脱贫?

    2018-11-27 20:31:03 脱贫

    “绿、小、慢”的甘肃两当加速脱贫

    2018-09-27 16:21:01 两当县 发展 产业 脱贫

    南江县 绿色发展引领脱贫振兴

    2018-12-04 11:41:03 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

    甘肃:道地药材飘香助脱贫

    2018-11-03 13:46:00 脱贫